2015届高三名校地理试题解析(山东版)专题2天气、气候和大气运动
标签:
启迪慧想文综高三山东省天气系统北镇中学 |
分类: 教改鸡精(地理教育教学研究) |
2015届高三名校地理试题解析分项汇编 (山东版)
专题 2
(山东德州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 考)读“1960~2003年北京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
1、根据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可知,北京热岛效应强度( )
2、关于热岛效应对北京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山东省德州市2015届高三2月期末统考)读“500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单位:米)分布图”。完成3~4题。
3.若A地近地面吹西南风,则该天气系统为
4.当该类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
(山东省高密市2015届高三12月月考)“最大可能蒸发量”是指地表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生的最大蒸发量.下图是某地1961~199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图,完成3~4题。
3.该地最可能是
A.莫斯科
4.从水平衡角度来看,该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A.春季
(山东省潍坊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
3.影响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4.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最可能是
A.
16
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
甲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检测)9.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为冬季,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B.若为城郊环流,则c处是城市,d处是郊区
D.若为白天,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检测)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10~12题。
10.此时①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11.与①地相比,②地
A.此季节气温较高
C.此季节降水较多
12.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C.③地日落时间晚于②地
(山东省蓬莱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下表为2014年7月19日至22日北京的天气状况,读表回答3~4题。
|
|
白天天气 |
夜间天气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风力 |
|
7月19日 |
多云 |
多云 |
34℃ |
25℃ |
微风 |
|
7月20日 |
多云 |
雷阵雨 |
31℃ |
26℃ |
微风 |
|
7月21日 |
暴雨 |
多云 |
31℃ |
23℃ |
微风 |
|
7月22日 |
晴 |
晴 |
33℃] |
22℃ |
微风 |
3. 导致北京7月21日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是
A.
高压
4.
为了减少暴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以及时查询“天气图﹒北京”,了解城市内涝状况。查询使用了
A .
遥感技术
(山东省菏泽市2015届高三联考)下图为东北地区4月初某时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此时可能产生连续性降水的是
A.甲
9.受丙、丁之间的天气系统过境时没有形成有效降水原因最可能是
A.凝结核少
C.暖空气中水汽少
(山东德州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5 ~6题。
5、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6、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山东德州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4月10日至20的天气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有关该时段天气状况 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B.北风和煦,温暖宜人
C.前期气温高,多云雾
D.后期出现倒春寒 现象
12.16日至20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C.气旋
(山东德州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是“同一半球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某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若曲线②位于南半球,则曲线①所示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东北风
22.若曲线①表示上海,则关于曲线②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雨热同期
B.河流以夏汛为主
C.典型植被是亚热带落叶硬叶林
D.代表作物是油橄榄、柑橘
(山东德州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读伊比利亚半岛地形图及气候资料图,完成23-24题。
23.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信风影响,两地夏季降水较少
B.受西风影响,两地冬季降水较多
C.受地形影响 ,甲地气温年较差高于乙地
D.受海陆位置影响,甲地年降水量少于乙地
24.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高差较大,河流流程较短
C.植被覆盖率高,常绿阔叶林为主
(山东临沂市卧龙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一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第5~6题。
5.地一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地面温度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6.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山东省滨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读2014年12月15日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云系较①地窄且薄
C.④地即将出现雨雪天气
4.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气压差的最小值,可能是( )
① 0
hPa
A.①②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冰川表面的气温与同海拔自由大气相比,始终处于稳定的低温状态,左图是我国某山地冰川分布剖面图,右图是某日观侧站A处上空温度垂立分布的日变化图(单位℃)。若仅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完成5一6题。
5、上图中①地实侧的最大风频为
A、西风
6、一天中①地风力最弱的是
A、3时一5时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下图为某大陆沿1400经线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②地所在气候区年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高大山脉的背风坡
C、受沿岸寒流影响
8、①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A、 3-5月
(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14届高三10月阶段性检)下图是2012年12月某日14时部分地区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甲处与图中所示我国风力最大城市的气压差值范围是
A.35<气压差值<45
B.30<气压差值<40
C.25<气压差值<35
D.20<气压差值<30
12.图示时刻,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可能出现暴雪天气的是
A.①
(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14届高三10月阶段性检)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对于图中的气压带和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
C.甲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14.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C. 受乙风带影响,西 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14届高三10月阶段性检)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认真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的关系后,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示,读理想大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该小组在模拟演示中,发现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M地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16.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如果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依然存在,有关M气候类型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14届高三10月阶段性检)读图(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回答下列问题。
17.甲、乙、丙三图所在的半球及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甲位于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
C.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18.当丙图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丙地盛行西北风
(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14届高三10月阶段性检)右图为沿某大陆3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其中M、P为近地面等压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图示季节②地的风向是
A.东北风
20.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②④气候不同,但植被类型相同
(山东省菏泽市2015届高三联考)26.读2012年10月11日8时(北京时间)地面天气系统图和文字信息,回答以下各题。(10分)
(1)据图判断乙处风向为
(2)请你画出天气图中a→b气压的空间变化曲线。(1分)
(3)描述未来几天,b地的天气变化。(3分)
(4)比较乙丙两地的气温日较差,解释其中的原因。(3分)
(5)当此地面天气系统形成时,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8°E,59°N)时间为
(第01期)-2015届高三名校地理试题解析分项汇编(山东版)(解析版)
【答案】1、D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温差线走向分析,该曲线有上升,也有下降,但总体呈上升趋势,故选D 项。
2.北京城区温度高压郊区,城区气流上升为主,多对流雨,所以热岛效应使北京暴雨频率增加,C 项正确;因郊区降水少,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可能使风沙活动增强,A 错;热岛 效应对水资供应、雪灾影响不大,B、D 错。考点:等值线判读;热岛效应产生影响
【答案】3、C
试题分析:
3、读图,根据海拔判断是高空的等压面分布状况。在同一海拔高度的高空,中心气压高,周围低。所以对应的近地面就是中心气压低,周围高。近地面是气旋,A、D错。结合指向标,A位于气旋的南部,且吹西南风,说明该地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位于北半球。所以C对,B错。
4、当该类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亚洲受低压控制,北半球是夏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北移,A错。北京炎热多雨,B错。北极处于极昼时期,C错。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D对。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高低大气活动中心,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高低大气活动中心,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
【答案】3、B
选B。
考点:气候类型及缺水时间的考查。
【答案】3.D
考点:气候
【答案】A
考点:热力环流的原理及主要类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10、C
考点:等值线图,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不同区域气候差异,晨昏线,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
【答案】3、C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地理信息技学科网术的应用。
【答案】8、A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降水形成的原因。
【答案】5、B
考点:读图分析;降水特点及产生原 因
【答案】11、D
考点:读图分析;常见天气系统对天气影响
【答案】21、D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征
【答案】23、B
【解析】
考点:气候特征及成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答案】5、B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辐射差额与气温的关系。
【答案】3、D
考点:本题组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等值线图的判读。
【答案】5.C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热力环流。
【答案】7.B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基本知识、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答案】11.B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环流形式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15.A
考点: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对气候类型的影响和河流的水文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和风向的判读。
【答案】
(1)西北风或者偏北风(1分)。
(2)见下图(1分)。
(3)气温、湿度降低,(1分)气压升高(1分),大风、阴雨
天气(1分)。
(4)乙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丙地大。(1分)。
与丙地相比,乙地地处内陆,陆地比热容小,气温变化
大(1分);接近冷气团的源地,大气湿度较小,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差,温差大。(1分 )
(5)10月11日1时。(1分)昼短夜长且白昼会逐渐变短。(1分)
考点:等压线图,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及成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