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4月份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2019-05-17 15:15:11)
标签:

试题

模拟考试

学业水平

地理

启迪慧想文综

分类: 文综地理(高考冲关文综地理)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永安三中高三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4月份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2016 年合肥市进入 “地铁时代”。右图为合肥市地铁 3 号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北端学林路站至相城站线路由地下转为地上采用高架敷设。读图完成 1-2 题。

1. 合肥地铁 3 号线北端采用高架敷设可以

A. 减轻尾气污染   B. 保证行车安全

C. 节省建设成本   D. 提高运行速度

2. 合肥市地铁的发展

A. 提高了物流效率   B. 节省了出行时间

C. 减少了轿车数量   D. 缓解了河运压力

   木拱廊桥 (如下图)是 “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特殊桥梁,建好后用生桐油上漆。汛期时人们往往在桥面置放沙袋、条石等以增加桥身重量。浙西南山区庆元县现存廊桥数量最多,被誉为 “中国廊桥之乡”。读图完成 3-5 题。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4月份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3. 庆元县木拱廊桥数量众多,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 溪流纵横    B. 山高谷深   C. 梯田云海    D. 雨林茂盛

4. 木拱廊桥中廊屋的主要作用是

① 保温挡风   ② 遮阳避雨   ③ 防洪拦沙   ④ 稳固桥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 木拱廊桥建好后采用生桐油上漆的主要目的是

A. 统一色调     B. 固定桥体     C. 美化外观     D. 防水防腐

   幼发拉底河 89% 的流量来自上游。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图 3 为两河流域大型水坝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6-8 题。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4月份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6. 幼发拉底河的汛期主要集中在

A. 春夏季    B. 夏秋季    C. 秋冬季    D. 冬春季

7. 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的主要原因是

A. 水库拦截     B. 气候干旱     C. 地势平坦     D. 下渗严重

8. 巴格达附近大型水坝分布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水量需求     B. 水能蕴藏     C. 航运需求     D. 筑坝技术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4月份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华北地区某城市,一周以来天气晴好,日均温均在 10℃ 以上。某日突降大雪,延续 2日,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该城市某停车场出现 “雪馒头”景观 (图 4 ),“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 (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读图完成 9-11 题。

9. 该时段最有可能在

A. 1月初    B. 4月初   C. 7月初    D. 10月初

10. 突降大雪当天,控制该城市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反气旋   D. 气旋

11. “雪馒头”景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 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B. 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

C. 方砖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D. 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II卷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4月份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 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栓皮树喜光、耐旱、防风,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树皮(软木)可厚达8-9厘米,是制作葡萄酒瓶塞、软木地板和墙板等软木制品的优良用材;树皮采剥后可再生,采剥周期(同一棵树2次采剥的间隔时间)为9-12年。

葡萄牙阿连特茹地区(如右图)是世界最主要的软木和葡萄酒软木塞产地,发展软木加工业已逾200年历史。

(1)描述阿连特茹地区的气候特征,并从气候角度说明该地栓皮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的原因。(8分)

 

 

(2)与葡萄牙北部相比,分析阿连特茹地区软木采剥周期较短的原因。(4分)

 

 

(3)分析阿连特茹地区发展软木塞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

 

 

(4)从环境效益角度,说明阿连特茹地区大力发展栓皮树产业的原因。(6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 分)

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山脉西部浊水溪以南,降水集中夏季,旱季几乎无降水,耕地多为旱地和望天田。嘉南大圳 (圳,灌溉用的水渠)北港溪以北从浊水溪取水,北港溪以南从曾文溪和乌山头水库取水,其供水仍不足以满足嘉南平原农作之所需,因而实施三年轮作制,即灌溉区分三大区域,以三年为一循环,每一区域依次得到较多的供水 (可种需水量大的水稻)、较少的供水 (可种甘蔗)、完全不供水 (只能种耐旱的杂粮),三种农作物轮换种植。下图示意嘉南大圳的主要灌溉水道的分布。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4月份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1)分析嘉南大圳对灌溉区耕地的影响。( 6分)

 

(2)分析嘉南大圳建成后,嘉南平原农业供水依然不足的主要原因。( 8 分)

 

(3)简述嘉南平原实施三年轮作制的意义。(4分)

 

(4)说明乌山头水库在曾文溪灌溉系统中的作用。( 4分)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习近平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保存了大量清宫旧藏。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对公众开放区域逐步从30%扩大到80%,井在过去的非开放区域举办各类藏品的专项展览;建立文物医院;建立数字博物馆,实现全景虚拟游览。

分别说明故宫博物院的上述措施对于实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都活起来”的作用。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4月份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对虾是我国著名水产,目前以池塘养殖为主。对虾排泄物和饲料残渣会导致水质下降,池塘需经常换水。我国某对虾养殖点采用生物浮床技术(如右图),构建出“虾菜共生”的绿色生态种养殖模式,使换水频率明显降低。

分析采用“虾菜共生”模式后,池塘换水频率明显降低的原因,并指出采用该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精品解析: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4月份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2016 年合肥市进入 “地铁时代”。下图为合肥市地铁 3 号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北端学林路站至相城站线路由地下转为地上采用高架敷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合肥地铁 3 号线北端采用高架敷设可以

A. 减轻尾气污染 B. 保证行车安全

C. 节省建设成本 D. 提高运行速度

2. 合肥市地铁的发展

A. 提高了物流效率 B. 节省了出行时间

C. 减少了轿车数量 D. 缓解了河运压力

【答案】1. C 2.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因素及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总体难度一般。

【1题详解】

减轻尾气污染与是否采取高架无关,A错。地铁比高架安全性更高,B错。高架铺设减少了开挖地铁线路的投入,建设成本较低,C对。高架铺设与地铁的运营速度相差不大,D错。故选C。

【2题详解】

地铁是客运,不能提高物流效率,A错。地铁速度快,受地面交通状况的影响小,节省了出行时间,B对。对于轿车数量没有影响,C错。与河运关系不大,D错。故选B。

木拱廊桥 (如下图)是 “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特殊桥梁,建好后用生桐油上漆。汛期时人们往往在桥面置放沙袋、条石等以增加桥身重量。浙西南山区庆元县现存廊桥数量最多,被誉为 “中国廊桥之乡”。

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3. 庆元县木拱廊桥数量众多,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 溪流纵横 B. 山高谷深 C. 梯田云海 D. 雨林茂盛

4. 木拱廊桥中廊屋的主要作用是

① 保温挡风 ② 遮阳避雨 ③ 防洪拦沙 ④ 稳固桥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5. 木拱廊桥建好后采用生桐油上漆的主要目的是

A. 统一色调 B. 固定桥体 C. 美化外观 D. 防水防腐

【答案】3. A 4. C 5.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整合调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3题详解】

庆元位于我国浙西山区,溪流纵横,多木拱廊桥,A对。山高谷深需要建设的桥梁高,不一定数目多,且当地没有高大的山脉,B错。梯田与桥梁数目无关,C错。该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错。故选A。

【4题详解】

桥上加盖亭台楼阁等廊屋建筑,利于通风,减小雨水对桥梁的损害,桥上廊屋两侧多各式窗户,利于通风,降低台风危害,稳固桥体,对于防洪拦沙及保温作用没有影响,故选C。

【5题详解】

浙西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木制桥廊容易腐烂,采用生桐油上漆,主要是为了放水防腐,不是为了统一色调,对于固定桥体也没有影响,故选

D。

幼发拉底河 89% 的流量来自上游。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下图为两河流域大型水坝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 幼发拉底河的汛期主要集中在

A. 春夏季 B. 夏秋季 C. 秋冬季 D. 冬春季

7. 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的主要原因是

A. 水库拦截 B. 气候干旱 C. 地势平坦 D. 下渗严重

8. 巴格达附近大型水坝分布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水量需求 B. 水能蕴藏 C. 航运需求 D. 筑坝技术

【答案】6. D 7. C 8. 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补给及合理利用,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幼发拉底河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上游地区位于北纬30°-40°附近,冬季受西风影响,产生部分降水,部分为季节性积雪,等到春天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所以幼发拉底河汛期在冬春季节,故选D。

【7题详解】

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下游地区几乎没有水库修建,A错。气候干旱及下渗严重是河流流量小的原因,与泥沙携带泥沙能力无关,而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导致流速降低,泥沙在河道沉积,所以大部分泥沙不能到达波斯湾,故选

C。

【8题详解】

巴格达附近水库密集主要是沿岸地区城市及人口分布密集,需水量大,A对。水能资源一般蕴藏在中游落差大的河段,巴格达位于下游地区,落差较小,B错。修建大量水库不利于航运,C错。筑坝技术不会影响水库密度,D错。故选A。

【点睛】1.河流补给类型的分析

(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

(2)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

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华北地区某城市,一周以来天气晴好,日均温均在 10℃ 以上。某日突降大雪,延续 2日,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该城市某停车场出现 “雪馒头”景观 (下图 ),“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 (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 该时段最有可能在

A. 1月初 B. 4月初 C. 7月初 D. 10月初

10. 突降大雪当天,控制该城市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反气旋 D. 气旋

11. “雪馒头”景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 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B. 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

C. 方砖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D. 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答案】9. B 10. A 11.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大气受热过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9题详解】

华北地区冬季日均温较低,材料中的日均温在10°C左右,不会为1月份,A错。由于降雪以后气温升高,不会为10月份,因为10以后气温降低,D错。7月份为夏季,日均温在20°左右,C错。4月份气温回升,日均温在10°左右,若有寒潮来袭,会产生降雪天气,B对。故选B。

【10题详解】

由材料,结合上题分析,华北地区4月份日平均在10°C以上,突降大雪,是北方冷空气南下,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天气系统,属于冷锋过境,故选A。

【11题详解】

地砖中间是凹下去的,是空心的,露出土地,“雪馒头”景观的出现说明土地与砖地升温速度不同,土地升温速度比砖慢,所以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雪融化较快,而土壤释放地面辐射较少,雪不易融化,故选D。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栓皮树喜光、耐旱、防风,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树皮(软木)可厚达8-9厘米,是制作葡萄酒瓶塞、软木地板和墙板等软木制品的优良用材;树皮采剥后可再生,采剥周期(同一棵树2次采剥的间隔时间)为9-12年。葡萄牙阿连特茹地区(如图)是世界最主要的软木和葡萄酒软木塞产地,发展软木加工业已逾200年历史。

(1)描述阿连特茹地区的气候特征,并从气候角度说明该地栓皮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的原因。

(2)与葡萄牙北部相比,分析阿连特茹地区软木采剥周期较短的原因。

(3)分析阿连特茹地区发展软木塞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4)从环境效益角度,说明阿连特茹地区大力发展栓皮树产业的原因。

【答案】(1)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原因:蒸发旺盛,土壤水分较少,地下水埋藏深;利于吸收足够水分,满足生长的需要;保证栓树皮体内水分稳定。

(2)阿连特茹地区纬度较低,光热充足,栓树皮生长较快,易达到软木采剥所需要的厚度。

(3)该地区栓树皮种植面积广,栓树皮产量高;发展软木加工业历史悠久,工艺水平高;邻近葡萄酒产区,软木塞需求量大。

(4)大面积栓树皮可减少土壤侵蚀,抑制土地沙化,为许多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使用软木无须伐树,对生态环境没有破坏;软木制品可以回收利用,较少资源耗费,且易降解,环境污染较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详解】(1)葡萄牙阿连特茹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可从夏季干燥的角度去说明。(2)从纬度角度分析,热量充足,生长快。(3)阿连特茹地区发展软木塞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原料、工艺、市场的角度说明。(4)栓皮树的生态功能,软木产业不用砍树,软木制品可回收,污染小。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山脉西部浊水溪以南,降水集中夏季,旱季几乎无降水,耕地多为旱地和望天田。嘉南大圳 (圳,灌溉用的水渠)北港溪以北从浊水溪取水,北港溪以南从曾文溪和乌山头水库取水,其供水仍不足以满足嘉南平原农作之所需,因而实施三年轮作制,即灌溉区分三大区域,以三年为一循环,每一区域依次得到较多的供水 (可种需水量大的水稻)、较少的供水 (可种甘蔗)、完全不供水 (只能种耐旱的杂粮),三种农作物轮换种植。下图示意嘉南大圳的主要灌溉水道的分布。

(1)分析嘉南大圳对灌溉区耕地的影响。

(2)分析嘉南大圳建成后,嘉南平原农业供水依然不足的主要原因。

(3)简述嘉南平原实施三年轮作制的意义。

(4)说明乌山头水库在曾文溪灌溉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l)提供灌溉用水,水田面积增加,旱田面积减少(改变耕地类型的比例);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提升土地生产力水平。

(2)夏季风背风坡,降水相对偏少且集中,为大圳提供水源有限;水库等蓄水设施不足,蓄水量有限;嘉南平原农业发展需水量大;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影响农业供水量。

(3)缓解水资源紧张(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持土壤水分,保护土壤肥力;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不同农作物),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合理利用土壤,保持良好农田生态。

(4)储蓄(增加)灌溉水源;调节灌溉水量;延长灌溉时间。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详解】(1)嘉南大圳对灌溉耕地的影响,主要从提供用水角度分析。提供灌溉用水,水田面积增加,旱田面积减少(改变耕地类型的比例);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提升土地生产力水平。

(2)嘉南大圳建成后,嘉南平原农业供水依然不足的主要原因主要从“供、需”两个角度分析。)夏季风背风坡,降水相对偏少且集中,为大圳提供水源有限;水库等蓄水设施不足,蓄水量有限;嘉南平原农业发展需水量大;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影响农业供水量。

(3)嘉南平原实施三年轮作制的意义从水资源、土壤肥力、提供效益角度分析。缓解水资源紧张(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持土壤水分,保护土壤肥力;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不同农作物),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合理利用土壤,保持良好农田生态,所以实施三年轮作。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近平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保存了大量清宫旧藏。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对公众开放区域逐步从30%扩大到80%,井在过去的非开放区域举办各类藏品的专项展览;建立文物医院;建立数字博物馆,实现全景虚拟游览。

分别说明故宫博物院的上述措施对于实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都活起来”的作用。

【答案】扩大开放区域和举办专项展览可丰富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对文物的观赏需求,激活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建立文物医院可修复与保护文物,保障文物展览的持续性和多样性;建立数学博物馆和开展全球展览虚拟旅游可实现全天候的跨地域游览,增加文物观赏方式,提高文物知名度,扩大文化旅游价值的传播范围。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详解】作用分别从扩大开放区域和举办专项展览、建立文物医院和数学博物馆的方面分析。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虾是我国著名水产,目前以池塘养殖为主。对虾排泄物和饲料残渣会导致水质下降,池塘需经常换水。我国某对虾养殖点采用生物浮床技术(如右图),构建出“虾菜共生”的绿色生态种养殖模式,使换水频率明显降低。

分析采用“虾菜共生”模式后,池塘换水频率明显降低的原因,并指出采用该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原因:蔬菜根系可从池水中吸收养分,降解对水生动物有害的物质;浮床遮挡部分水面,使池水获得阳光较少,降低夏季水文,抑制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水质。

问题:要因地制宜选择种植的蔬菜;生物浮床的面积与池塘面积的比例要恰当;浮床材料的选择要合理。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详解】对虾排泄物和饲料残渣会导致水质下降,蔬菜可以净化水质,同时浮床可降低水温,抵制水体富营养化。注意的问题主要是蔬菜的选择、浮床的面积和材料。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