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2018-2019学年下学期阶段测试(3月)地理【解析】
(2019-05-31 14:46:49)
标签:
光线热带地理纬度启迪慧想文综 |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
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测试卷
高二地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无法比较
2.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
B. ③区域海面距地心距离比①稍长
C. 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 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程小于13300千米
【答案】1.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经纬度网的相关知识.
【1题详解】
经线和纬线间隔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范围越小。三地都跨了20个经度和20个纬度,其中①②两地处在赤道和纬度20°之间,面积相等,而③地所处纬度较高,面积比其他两地小,故ACD错误,B正确。
【2题详解】
由于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所以,③区域海面地心距离比①略短;①地位于南半球,经度范围在20°W与40°W之间,③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故A正确;③区域位于1 60°E以东,属于西半球,故C错误;②区域到③区域最短航线是向东北航行,②区域到③区域经度差1 20度,在赤道上的距离为1 3320千米,②区域到③区域还有跨过纬度20度,航程一定大于13320千米,故D错误。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读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回答下列各题。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若图中等高距为200 m.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 1
100
C. 1
500
【答案】3.
A
【解析】
【3题详解】
河流集水方向应该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并垂直于等高线。符合的是①。
【4题详解】
根据河流的集水方向,由高处流向低处,图中等高距为200m,a的数值为1500,b的数值应该是小于1300,大于1100。
5.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可知,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答案】D
【解析】
5月初,北半球是夏半年,日出东北方向。结合指向标,③点位于陡崖下,东北方向有陡崖阻挡视线,A错。根据等高线, ④、⑤东北方向的山峰海拔更高,可能阻挡观看日出,B、C错。⑥地东北方向没有阻挡,最适宜观日出,D对。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A. 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 B. 地势四周高中部低。森林覆盖率高
C. 四季如春,降水丰沛 D. 5月到9月比较凉爽,为旅游旺季
7. 在克拉地峡歼凿一条运河酝酿已久,此计划一旦实施,经济受冲击最大的国家是
A. 泰国 B. 缅甸 C. 新加坡 D. 马来西亚
【答案】6.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东南亚。
【6题详解】
该地是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无气旋活动,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5月到9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地比较凉爽。D正确。
【7题详解】
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一旦克拉地峡开凿一条运河,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新加坡。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读日本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A. 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 沿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C. 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D. 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
9. 日本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其原因主要是
A. 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小
B. 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
C. 河网稠密,土质粘重
D. 耕地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块小
10. 图中A处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其成因是
A. 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B. 千岛寒流与北太平洋暖流交汇
C. 北大西洋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D.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11. 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因此该岛被称为“硅岛”,发展IT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环境洁净②资源丰富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丰富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答案】8.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日本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8题详解】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主要是因为日本本土的矿产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工业生产的原料、燃料依靠进口,产品的销售市场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多优良港口,海运便利,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D正确。
【9题详解】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平原面积小,耕地多分布在山地丘陵间,地块小,所以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D对。人均耕地少不代表地块小,不是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的原凶,A错。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与小型机械无关,B错。河网稠密对机械使用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土地面积小,小型机械耕作方便,C错。
【10题详解】
图中的A是日本的北海道渔场,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A正确。
【11题详解】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科技水平、高速交通、环境。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图中国家20世纪70年代,在丙河上兴建了大坝,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水库。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①建坝后获得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
②建坝前丙河1月份流量最大
③建坝后河流携带泥沙减少,河流沿岸土壤肥力下降
④建坝后B城市与海岸线距离更接近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 该国的经济支柱有
①石油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答案】12.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埃及。
【12题详解】
由于阿斯旺大坝建设,带来了防洪、发电、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综合效益,但是水库拦蓄泥沙故导致了尼罗河带到下游及河口的泥沙减少,冲积平原肥力下降,河口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B城市与海岸线更接近了。尼罗河洪水期水量主要来源于青尼罗河,属于热带草原气候,6-10月降水多,水量大,D正确。
【13题详解】
埃及的经济支柱有石油、运河、侨汇、旅游,长绒棉是古代埃及经济支柱。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下图是中南半岛的山河扣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山河南北纵列
③山河相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5. 中南半岛的城市大多
A. 沿海洋分布
B. 沿河流分布
C. 集中分布在南部平原
D. 集中分布在北部山地
16. 缅甸首都从仰光迁到内比都主要是为了
A. 缓解内比都城市化问题 B. 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
C. 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合作 D. 促进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农业开发
【答案】14.
C
【解析】
【14题详解】
从图中看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C正确。
【15题详解】
从图中看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城市大多沿河流分布,B正确。
【16题详解】
从图中看仰光位于沿海,内比都位于中部,迁都内比都最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B正确。
读法国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A.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B.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由北向南降低
C. 平原、丘陵面积广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D. 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由东向西降低
18. 法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主要的农产品有
A. 小麦、棉花 B. 甘蔗、葡萄
C. 水稻、棉花 D. 小麦、葡萄
【答案】17.
C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图例的海拔高度判断,法国的地形特征可以表述为地形以平原、高原、丘陵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A、B、D错。平原、丘陵面积广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C对。
【18题详解】
法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主要的农产品是小麦、葡萄,D对。棉花分布在暖温带或亚热带地区,且要求雨热同期,法国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期,不适宜棉花种植,A错。甘蔗、水稻主要分布区气候雨热同期,B、C错。
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谊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图中地区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五国全为内陆国
②古代东西方陆路骆队商人和“丝绸之路”均经过这里
③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从图中腹地通过
④图中有4国同我国相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④③④ D. ②③④
20. 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乌兹别克斯坦,银矿丰富,有“白金之国”之称
B. 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C. 图中地区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D. 图中除了西临里海外,其余三面临海
21. 图中平原地区种植业规模的扩大,对L湖产生的影响是
A. 过度灌溉导致入湖河水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湖岸线向湖心后退
B. 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湖水富营养化严重
C. 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湖泊淤积严重,面积萎缩
D.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萎缩
22. “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包括
①土壤表层积聚的盐分
③盐矿生产中产生的盐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9.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亚.
【19题详解】
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分析,中亚五国中有三国与我国相邻,而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不是我国的陆上邻国。所以只能选A。
【20题详解】
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之称,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以温带草原、荒漠为主,属于亚洲内陆,不临海,A、B、D错,深处内陆,气候干旱,多是内流湖、内流河,C正确。
【21题详解】
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岸线后退,而该地区降水少,水土流失状况不明显,化肥也无法到达湖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围湖造田是淡水湖区的问题,故选A。
【22题详解】
沙尘暴“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来源于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图中湖泊为咸海,是咸水湖,盐度高,故选A。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3.下图为英国和日本略图,关于英国和日本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B. 两国都是发达的工业国家,英国起步早,高新技术工业最发达
C. 英国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日本是季风气候
D. 两国工业布局都以“临海型”为主
【答案】C
【解析】
英规位于亚欧大陆西岸,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岸,是季风气候。C正确。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但英国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故A错误。英国工业化起步早,传统工业基础好,日本则是工业化起步晚,高新产业基础好。故B错误。英国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多接近原料产地布局,具有 “资源型”特点;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需从国外进口,同时,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多依赖国际市场,故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形成 “临海型”格局。D错误。
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
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
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④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5. 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A. 小麦 B. 棉花 C. 黄麻 D. 水稻
26. 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A. a工业区 B. b工业区 C. c工业区 D. d工业区
27. 位于恒河口附近,印度重要的海港和麻纺织工业中心为
A. 新德里 B. 加尔各答 C. 盂买 D. 班加罗尔
【答案】24.
D
【解析】
【24题详解】
印度面积小于中国,但是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是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D正确。
【25题详解】
图示农作物主要分布降水较多的沿海平原和东北部,为好暖喜湿的水稻,D正确。
【26题详解】
图中c班加罗尔工业区是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C正确。
【27题详解】
印度重要的海港和麻纺织工业中心为加尔各答,B正确。
【点睛】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恒河三角洲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2014年GDP超过南非成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拉各斯是尼日利亚旧都和最大港口,现为西非第一大城市,也是尼日利亚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物流中心,尼日利亚80%的商贸活动集中在拉各斯。下图为非洲部分地区水系和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腹地经济发达,商贸活动频繁,物流量大
③附近地区农矿资源丰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9. C地区
A. 终年降水丰富 B. 夏季降水丰富
C. 冬季降水丰富 D. 终年降水稀少
30. 刚果河
A. 径流季节变化大 B. 河流含沙量大
C. 冬季结冰期长 D. 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28.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8题详解】
依据图示资料,联系影响物流中心的凶素,如:地形、交通、货流量、人口、服务设施等方面去分析。拉各斯成为尼日利亚最大物流中心的区位因素分析,应从地理位置、白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分析。拉各斯位于大西洋沿岸,是全国最大港口,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商品率高,T业相对发达,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物流量大,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因此①②③正确,物流中心与劳动力关系不大,④错误。故答案选A。
【29题详解】
C地位于赤道附近,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南风。风从海洋带来充足的水汽,降水较多;冬季,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C地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较少,故答案选B。
【30题详解】
刚果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因此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小,A错误;该流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的含沙量较小,B错误;该地位于热带,没有结冰期,C错误;刚果河在人海口处,地形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D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甲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乙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2)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3)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度高于 20℃);全年降水量大(达 1600 毫米以上)。
5—10 月份(6-9 月)降水较丰富(为雨季),11 月至次年 4 月(10 月至次年 5 月)降 水较少(为干季)。
(2)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3)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 运;入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工人。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气候类型的判断、地形特征和河流特征等内容。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区域主要自然环境要素的分布方法,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主要知识内容的概括和整理,学会知识迁移和应用,注意分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1)地形特征应分析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由左图黄麻产区分布可以判断,位于(恒河)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特征是(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倾斜(或者自内陆向沿海渐低。
(2)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和流速等角度分析,注意对黄麻生产的有利方面分析。结合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是水网密、水量丰、利于运输;利于干季时或干旱时对黄麻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3)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从原料、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甲城市为印度的加尔各答,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水系利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利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工业发展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32.下列两图为北非简图和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2)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3)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有
【答案】(1)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
(2)聚落;矿产资源;地形
(3)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适宜;便于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海上航运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北非。
【详解】(1)由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中信息可以判断,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
(2)在回答此问题时,要充分利用图中所给的信息,特别是矿产资源、城镇、等高线等图例进行综合回答。
(3)由左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城镇沿海多于内陆。原因: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适宜;便于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海上运输。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胚。
大豆的幼苗对低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一般温度在不低于零下4°C时,大豆幼苗只受轻害,抗寒力较强,喜光,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良好生长期为15 -25°C,需水较多,种子萌发时要求土壤有较多的水分,适宜在土壤湿润地区栽培,中国每年进口垒球约60%的大豆,中美贸易摩擦使得2018年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数量大幅降低,中国人饮食嗜好豆浆、豆腐、豆油等大豆制品,中国的邻邦俄罗斯看到了中国农产品市场的缺口,俄罗斯的大豆品质优良在中国很受欢迎,俄罗斯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其农用土地面积是中国耕地面积的1.8倍,西伯剩亚及远东地区拥有大量肥沃土地尚未开垦,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最适于大豆的生长,俄罗斯拥有全球近1/3面积黑土带,因此俄罗斯计划加大对中国出口力度,扩大大豆的种植规模,结合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分析俄罗斯扩大大豆种植规模的有利条件。
【答案】(1)莫斯科比雅库茨克冬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多,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大陆性弱。
(2)大豆抗寒能力强,在温暖气候条件下生长较好,俄罗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5-9月温暖的气候适合大豆生长;昼夜温差大,利于提升大豆品质;俄罗斯耕地面积广阔,可开垦耕地资源丰富;有大规模适合种植大豆的土地;拥有全球最大的黑土带,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最适合优质大豆生长;有适宜的降水,加上河流众多,气温低,蒸发量小,土壤湿润,水源充足,临近中国,消费市场广阔。中国与俄罗斯陆路相连,交通便利,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俄罗斯。
【详解】(1)气候特征应该从气温季节变化,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大小,降水季节分配四方面分析比较。
(2)扩大种植规模,首先要考虑俄罗斯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是否适合大豆种植,再深一层考虑是否能生产优质大豆,超越美国,抢夺中国市场,最后分析俄罗斯和中国的邻邦关系,陆上交通便利,临近中国这个大豆消费市场。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34.读欧洲西部图和巴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C是
(2)由巴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推知巴黎自然带是:
(3)A半岛西侧沿海多幽深曲折的峡湾,此景观主要是因为
(4)莱茵河内河航运发达,分析该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答案】(1)直布罗陀,逆。
(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冰川侵蚀
(4)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河流水量丰富,水位稳定;冬季气温大于O℃,河流不结冰,通航时间长。植被覆盖好,含沙量小,与其它河流有多条运河相通,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欧洲西部。
【详解】(1)直布罗陀海峡连接了大西洋和地中海,洋流属于密度流,表层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底层相反。(2)巴黎降水均匀,终年温暖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读图可知,A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其西侧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4)莱茵河干流流经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受地形影响莱茵河的水文特征是水流平稳,且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该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没有结冰期,可通航时间长。河网密布,流经地区经济发达,运输业务繁忙。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