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启迪慧想
启迪慧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978,434
  • 关注人气:10,4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2009-07-24 07:00:16)
标签:

辫状河

堤坝

洪水

河道

经度

孟加拉

高考地理

启迪慧想

分类: 热点文综(时事文综高考信息)

第一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第三部分 景观观察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看图片,这是发生在亚洲的自然灾害的情景,判断是发生在亚洲的哪个地区(如东亚、西亚)?依据是什么?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2.一般中国古代县城是四个方向各有一个城门。观察台北市城市景观照片,根据照片中的古建筑景观,划出台北古时城墙的所在位置(在另发复印照片上)。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3.观察照片,写出所发生自然灾害的名称。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4.观看照片,这是什么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5.这是非洲的一处海岸,根据景观,判断最有可能是(东非、西非、南非、北非)哪个地区?依据是什么?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6.根据照片中的景观,判断这是哪个国家?依据是什么?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7.观看照片,写出所发生自然灾害的名称。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8.照片中的塑像讲述童话中的一个故事,这个塑像位于哪个国家?童话的名字?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9.照片中是什么岩石?判断依据是什么?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10.照片中是重建的古代著名建筑,写出它的名称和所在的城市。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第四部分   综合分析:孟加拉国的洪水

孟加拉国近1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有将近80%处在洪泛平原和由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木耳纳河以及众多支流形成的三角洲平原上。洪涝灾害是我们所看到的孟加拉的主要一面。而对于1.23亿孟加拉人及其国经济来说,每年的洪水还有有益的一面,孟加拉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和其独特的环境相适应。
(一)自然条件
1. 看图1,完成: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1)  在下图中用斜线 ////  将孟加拉国标示出来。
2)  用 /\ /\  符号在图中准确画出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及其延伸方向。
3)  测算孟加拉国主要河流的集水区域面积。
1)和2)划在另发的复印图上。              

2. 看图2、图3,完成: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1)  判断孟加拉国的气候类型。
2)  描述孟加拉国降水的主要特征。
3)  计算孟加拉首都雨季时的降水总量。 

3.图4是孟加拉地区卫星图片、图5是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境内Jamuna河的辫状河道。读图4、图5: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1)  请说出孟加拉国地形、地貌特征。
2)  试解释辫状河道的成因。这种地貌特点对孟加拉的洪水灾害有怎样的影响?

 

4.据上述材料,总结分析孟加拉地区多发洪涝灾害的原因。
(二)洪水影响及其治理

5.  图6是孟加拉国洪泛平原上的居住区,试想孟加拉人要采取什么策略应对这样的自然条件?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6. 1988年和1998年孟加拉发生了两次严重的洪涝灾害,根据表1和表2中的数据,对比这两次灾害哪一次更为严重?说出你的依据。结合图片,评价洪水灾害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7.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孟加拉政府就开始建设排灌工程及修筑防水堤坝。1989年后世界银行举行了国际会议,就洪水控制展开研究和努力,The Flood  Action  Plan  (FAP——图9)被提出,它共有26个项目组成,目的在于从技术、经济及社会各方面计划和实施防御严重洪水灾害的措施。主要项目是建筑新的堤坝和Compartment,观察图9和图10,试解释Compartment 的原理及其作用。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8.观察图11,防水堤坝的建设对该地产生了什么影响?除此之外,你认为修筑堤坝还有什么不良影响吗?除了修建防水堤坝以外,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建议治理孟加拉洪水。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PART 5  English  Questions
1. The figure 1 shows the hydrological cycle, please write down the terms of the phenomenon 1,2,3,4 and 5 on your answer sheet.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2. The photo 2 shows the foreland, Dorset, please use it to help you, to write down the types of marine abrasion, A,B,C and D.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3.The photo 3 shows the nuclear power station, people have much debate about nuclear pow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s of in favor of it and against it.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3.  4. B  5.   6.  7.   8.   9.  10. D 11. D 12. B   13.  D 14.  D 15.  16.  17. B  18.  19.  20.D 21. A 22.  23.  B 24. C  25.  26.    27. B   28.C    29.   30.B  31. B 32.  33.  A 34. C  35.  B 36.  C 37. A   38. 
第二部分
1.如何知道某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呢?学生们最终确定解决办法:①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的确定,最简便的办法是在秋分日进行实验,因为此时太阳直射赤道;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确定,用竹竿及其正午影子就可以简便的测出。这样,秋分日时,潍坊市的地理纬度与其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成互余关系。(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阶段)
 用竹竿验证当地地理坐标          
(1)用竹竿验证当地的地理纬度
最终学生们在秋分日(2004年9月23日)测量验证。将一根略长于2米的竹竿插于地上,使其地上部分为2米,当正午竹竿影子最短时,测得竹竿影长是1.50米(下图)。(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阶段)
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由此求出学校所在地的纬度是北纬36.87度(arctg1.5/2),与资料上的36º42ˊ略有出入.(分析论证阶段) 
(2) 用竹竿验证当地的地理经度 (进行实验、搜集证据、分析论证阶段)
秋分日,在做上述测量时,测得当正午竹竿的影子最短时,(说明该地的地方时已经到达12点),北京时间为 12 点04 分。根据经度差1度,地方时差4分钟,就可以求出学校所在地的经度为东经119度,与资料上的数字东经119º03ˊ虽略有出入,但差别不大。
(3)确认当地的地理经度
在一块平坦的平地上,垂直于地面插一根笔直的木杆,从立杆向北极星瞄准。在地面上画一场细线,这条细线就是通过当地的经线。第二天(需晴天),首先对好北京时间,当地时间接近正午时注意观察立杆在太阳光照射下产生的阴影(直射点除外),当立杆阴影与所画细线重合时(当地正午),记下北京时间是12点04分。由于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的地方时,又根据经度相差一度,地方时差4分钟,就可以算出我校所在的经度约为东经119度。
2.
3.西风,河流多从西向东,
4.围湖造田;湿地减少,气体变化,生态失调
5.海流受盛行风的影响,常年侵蚀海岸,造成侵蚀
6.参考答案:
14世纪早期的房屋为木质架构建筑,可从社会治安、交通、丰富的木材供应和该地的砂质山岭不能提供优质石料等方面叙述。
乔治王时代的房屋的典型特点就是位于房屋中央的大门及其两侧对称排列的窗户。窗户的玻璃比较小,可以反映当时的玻璃价值不菲。
维多利亚时代的房屋窗格明显大于以往,可反映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得玻璃价格下降。有烟囱并且有山形墙,其上还有石板瓦。说明19世纪的铁路的开通(1830年英国开通第一条铁路)使得英格兰各地可以买到较为廉价的石材。
随着土地价格、供热费用的上涨以及家庭规模的扩大,房屋的规模越来越小。在建材上出现了钢铁,这与当时的工业发展是分不开的。
未来的建筑可以从如何利用空间、建材的创新、生态环境的考虑等方面出发,发挥想象,合情合理即可。
第三部分
1.南亚, 肤色深,但是白种人
2.划出2条线,一条一分
3.沙尘暴
4.峡谷,山体快速上升,水流下切
5.热带景观,黑非洲
6.印度,印度教的教义
7.滑坡
8.德国,格林童话
9.花岗岩,球状风化
10.滕王阁,南昌
第四部分 
1.1)略  2)略   3)约150万平方公里(接近即可)
2. 1)热带季风气候
2)该地降水明显分为旱雨两季,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6月至9月为雨季,雨季降水量远远大于旱季,雨季时,孟加拉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1250毫米以上,向东南东北方向递增。  3)约1200mm
3.1)孟加拉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北高南低。地表河流纵横交织,河道间是地势略高的洪泛平原台地(ridges)。
2)辫状河道的形成有几种原因:本地区干湿季节明显,干季时,有些河道干涸,等下一
一雨季到来时,又形成新的河道;原河道泥沙沉积使得河床不断抬高,致使河流改道;泥沙增多堵塞原河道,迫使河流改道;河水泛滥时冲出原河道,形成新的河道。在河道之间,泥沙於积,慢慢形成沙坝,甚至扩大形成小岛,就形成了图中所示的辫状河道景观。
  这种河道在洪水暴发时排水能力低,很容易导致河水漫出河道,造成泛滥。
4.孟加拉及周边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且集中在6——9月;北部濒临喜马拉雅山,还有夏季冰川融水补充,及山地迎风坡形成的地形雨补充。三条大河均在孟加拉境内汇集入海,集水区域广,河流流量大,流速快。另一方面入海处受到海水顶托,风暴潮时更会加剧河水入海的阻力。加上地处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所以该地区几乎每年都面临洪水的威胁。
5.要选择在地势较高的洪泛平原的高地、河道间较高的沙坝上居住、建设街道、公路、铁路等,并适当加高地基,房屋建筑要稳固,不宜过高,城市要建设良好的排水设施,农田地区要有良好的排水灌溉系统,植树种草,减轻水土流失危害。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建立洪水预警系统等等。
6.1998年洪水比1988年更严重,主要从洪水持续的天数和河流超过警戒水位的天数,以及堤坝被冲毁的长度。(也可从其它损失的数据说明,但其它损失和采取的防御措施等有关,故从自然的几项分析更准确。)
社会、经济方面:居民房屋、工厂、学校被淹,人员、牲畜死亡、道路、城市基础设施毁损、农田受损稻米产量下降、渔业生产受影响,堤坝、农用水利设施损毁等。
环境方面:上游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下游河道於塞或改道,沉积平原扩大加高、三角洲向外延伸,对海岸生态的影响,地下水位抬高、水中生物生长繁殖等,有利有弊。环境损失也相应带来间接社会、经济损失。
7.A  compartment是一种分洪工程,在建筑堤坝时在河流的外侧或两条大河之间,圈出的一块凹陷地,辟为永久河床peripheral channel,并在凹陷外建筑次一级堤坝(submersible embarkment),它与旁边的主河道之间有导流渠(peripheral drain)相连,当雨季主河道水位超过警戒线时,可通过连通导流渠将洪水引入peripheral channel,缓解洪水对干流的威胁,平时没有大规模洪水时,次级堤坝与主堤坝之间空地可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遇到严重水患威胁时可以做为泄洪区将其淹没,以达到排洪泄洪的目的,保证主河道两侧居民及城市等的安全。这是一种抵御较大规模(百年不遇、500-1000年不遇洪水)洪水的安全预防工程。
8.修筑堤坝前,河流与洪泛区之间鱼类可以相互迁移,利于鱼群的繁殖生长,鱼群分布广泛。建坝后,水域覆盖面积减少,水体之间鱼类迁移、繁殖、生长区域减少,被农田替代,可以使谷物产量增加,却减少了鱼群的活动分布范围。
修筑堤坝,可使水位抬高,河床抬高;水流速度加快,上游侵蚀加剧、下游沉积作用加强,
遭遇洪水时,隐患严重;堤坝可圈住洪水,但水退时,泛滥的洪水不能回流,带来健康问题、农田排水不畅的问题。
   可以采取挖深河床,及时清於的办法,或增加导流暗渠与明渠,抬高居住区、道路的地基等等。
PART 
1. Evaporation  Transpiration  Condensation  Precipitation   Surface run-off
2. A. Caves   B. Arch\Blow-hole  C. Stack \Stump  D. Wave-cut  Platform
3.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三四五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