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我俩都是52岁时退居二线

标签:
文化图片 |
3月8曰,应邀到华农大与五年没见面的朋友光明(图2右)小聚。
光明的父亲出生在我老家新洲双柳西向湾的老屋后面,出身在旧中国的他父亲,因为吃不饱而逃难到浠水县落户。我和光明都是“老三届”,为了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而回到老家。我们也因此而相识、相交、成为朋友。1970年7月,他因大招工时进了黄冈大修厂工作,1972年12月,又应征入伍而在黄冈军分区当了五年兵。吃过农村种地的苦、经过当兵锤练的他复员回到浠水县父母的身边,在浠水县外贸系统工作至退休。回乡知青的我也因招工而进东风景区工作至退休。
我比光明大三岁,但都是“老三届”,而且都能吃苦,都爱学习,都有上进心,因此就有了我俩在1971年的“把青春献给革命”的合影。我俩都是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赢得党组织信任,从工人逐步走上领导岗位的,有意思的是我俩都是52岁时退居二线。
我俩业余爱好相近,他爱写作,我爱摄影,我俩都是青年时期在湖北日报发表作品,都被人民日报采用过文稿。
光明虽然是68届初中毕业生,在那个动乱年代真正好好上课不到二年时间,但他爱学习也善于学习,因此收获累累,文采飞扬。
我不仅羡慕光明的文采,而且还羡慕他娶了一个娴淑的妻子,他的爱人不仅让他一条心工作,而且把儿子(图3右一)培养得非常优秀。据华农大何永进老师(图3左三)为我提供的资料显示:他的儿子是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网络空间安全学会理事并兼任人工智能安全专委会秘书长,科技部十四五区块链专项专家库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密码学会和数学学会会员,同时也是IEEE、ACM以及国际密码研究学(IACR)会员。本科和硕士就读于武汉大学信息安全专业,随后参加武汉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并获双博士学位,同时也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研究助理。现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与密码学理论与应用,区块链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安全技术与应用。先后主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以及横向课题各一项,发表三大索引收录论文近三十篇,并担任中国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以及多本国际期刊的审稿人,授权和受理发明专利10余项。目前主要讲授《微积分C》、《线性代数A》、《线性代数B》、《数据结构与算法》、《信息与计算科学导论实验》等课程。
前一篇:春天来了!
后一篇:不知他老人家挺过三年疫情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