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对他说一声:谢谢!
标签:
人民日报文化图片 |
1.
因无人机遙控器有毛病而寄往大疆公司检修,正好可以不出门,避开高温在家安心整理资料。这是我过去曾向人民日报海外版投稿而被编辑选发的图文部分稿件。如今看这些见报作品,回忆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的交往,一个叫熊光荣的编辑名字,就从脑海中很快跳出来,是他一直默默的支持着我。那个年代,不像现在通过可网络向报社发稿,而是通过书信往来,随着通信交往久了,我与他也逐步熟了起来,不仅知道的姓名,也知道了他的老家是湖北天门,他的笔名叫胡北子。其笔名就说明他对家乡的感情,因而我与他的工作交往也沾了不少光,他为我编发了不少东湖的稿件见报。
我这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确没多大本事,但是我能把职务当事认真去做,只要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我就会尽力而为,凡是对东湖工作有利的人,我都会以诚相待。因此,我的工作总是遇到贵人相助。在我担任东湖局政治处副主任(负责宣传)和宣传部长的十六年时间内,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媒体对宣传东湖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凡是发生在东湖的新闻人和新闻事,从没漏报、从未失实,都通过各级媒体及时给予了报道。有朋友调侃我是新华社潮北分社“东湖支社的社长”。新华社资深摄影记者花凯夸我为宣传东湖与各级媒体都保持了友好的合作关系,是“社会活动家”。也正因为如此,东湖的新闻宣传和对外宣传才一直得到各级媒体记者编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编辑熊光荣只是其中之一。还是拿人民日报来说,湖北记者站的龚达发也是如此。在我任东湖宣传部长期间,凡是人民日报社北京来汉的客人想看看东湖,龚达发就会告诉我,我不论是平时还是周末,也都会丢下手头的事陪同客人前往,为客人当导游、拍照片,以热情的态度接待客人。人民日报北京来客每次看了东湖后,有的是亲自写稿在报上宣传东湖,有的是约我发稿给他们并编发见报宣传东湖,我在职时曾把们宣传东湖的文章也剪辑保存起来交档案室了。
现在看到熊光荣为我编发的见报稿件,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想起与他的君子之交,忘不了他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要对他说一声:谢谢!
前一篇:晒晒“今日快报”周末摄影专版
后一篇:高温下的奔马只有群雕没有人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