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乡接受再教育很有必要

(2020-11-01 09:30:13)

       因天气欠佳,加上在家吃药养病,就边追剧边写点回忆过去的拙文。
       1966年7月至1971年9月,是我初中毕业后回乡边学木工边干农活的5年,也是我在农村接受再教育的5年。
在这5年中,大多时间是随老爸学木工干木工,少数农忙时间参加农村的抢收抢种和水利工程。尽管这5年不是所有时间在干农活,但农村的农活除牵牛耕耘土地沒干过外,其余农活都干过。尽管我的身体瘦弱,但挑粪、插秧、点播棉籽、锄草、打农药、割谷割麦、打场、水利工地……没有那一个活少过我,尽管挑粪压红过双肩,尽管干农活累得身骨像散了架,但我不是孬种,从沒退缩过。
       1970年冬至1971年9月,我和老爸都参加了新洲县在龙口的治理倒水工程,和所有的民工一样夜以继日的战斗在治理倒水的工地上。
        新洲县的治理倒水水利工程,是新洲县人民响应周总理号召“再苦战二年解决倒水问题”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因为新洲县内的涨渡湖湖水在每年夏汛期间,和长江水位一样上涨,湖边的万顷良田被淹,旧中国,这里是十年九淹,农民颗粒无收。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虽然长江干堤不断加高,新洲人民的水患却因涨渡湖并沒有根治。1970年开始的治理倒水工程,就是在双柳与阳逻之间的龙口山凹间修一条河道,在河道的长江入口处建一座大型排水闸,将多余的湖水排入长江,一旦湖内水不够就将长江水引入湖内。那时,农村水利工程沒有大型机械设备,打的是人海战,整个工地取土靠人工挖,运土靠柴油机牵油的人工板车拉。我和老爸所在的大埠公社民兵营,在工地上的板车有好几十辆,一旦有车坏了就由做木工的我们父子俩维修。如果沒有坏车修,我们父子俩就和其他民工一样加入挖土运土的行列。
       大概是在一年前,我回乡清理老爸挂在墙上的照片框时,发现相框背面垫的纸是二张奖状,一张是老爸的劳动模范奖状,上面盖着新洲县的印章;一张是我的五好社员奖状,上面盖着大埠人民公社一大队的印章。那一年,我还在治理倒水工地加入了中国共青团。还是那一年,公社领导让我加入东湖风景区招工行列,参加了东湖风景区建设者和保护者的行列。
       回想初中毕业回乡的这5年农村生活,我是发自内心的拥护毛主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和“知识分子既然要为工农群众服务,那就首先必须懂得工人农民,熟悉他们的生活、工作和思想” 的指示。因为没有曾在农村吃过的苦,就沒有后来我在不同工作岗位的踏实工作表现。过去曾有一句"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的口号,我至今未忘,同样我在农村经历过的苦和累也至今历历在目。特别是参加工作后,领导曾多次调动过我的工作,有的工作是大家公认艰苦的,也是有人不愿去干的,但我都接受了。因为在我心中,再辛苦的工作也比不了我在农村经历的苦和累。这也是我过去工作一直干得不赖,退休后仍坚持做公益专题摄影闲不下来的原因之一。
回乡接受再教育很有必要
                                                                                                                童汉芳于2020.11.1. 撰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