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9日,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组织了一次“重走长征路"活动。
参加这次“重走长征路”的30同志来自武汉三镇,既有赤手空拳勇斗穷凶极恶歹徒的勇士,也有敢抓小偷的军人、青年协警帅哥靓妹;既有在公交车即将曝燃时勇救乘客的好打工青年,也有在燃燃烈火中救人的勇士;既有智救人质的医院领导,也有勇救路边遇险人的青年医护人员;既有乘车遇车祸身负伤抢救其他乘客的“救人哥",也有在举水河救小孩的长江救援队员和抢救落水轿车遇险人的义士。
参加这次活动的这些人中有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20岁。他们是市见义勇为金会从1993年以来表彰的一千多名见义勇为先模人物选出来的代表。
据地导卓玛介绍:这次重走长征路,参观了当年红军长征的泸定县-磨西镇-康定市-新都桥-塔公草原-丹巴县-小金县-达维-梦笔山-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红原月亮湾-若尔盖九曲黄河第一弯-松潘县-茂县-汶川-都江堰。
如果说这次重走长征路,不含往返武汉至成都的2天时间的话,实际有5天时间在“走"川西,且绝大部分时间是坐在豪华旅游大巴上"走”。即便这样走,我和同行人一样经历了高原说变就变的天气和高原气压,感到了什么叫累什么叫辛苦。
不过,当我们每瞻仰一处红军遗址时,都会仿佛看到当年红军穿草鞋,衣食没保障,天气反复无常,还要与围追阻截的的敌人作殊死战斗的场景,我们面对的苦累与当年长征时红军遇到的艰难困苦相比如同一杯土和一座高山的关系。
因此“重走长征路"给我们最大的教益应是铭记历史,莫忘先烈,珍惜当今,英勇前行。
童汉芳摄 /于 2019.7.9.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