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紫阳公园因园内的紫阳湖而得名,明、清两代就是一处风景名胜之地,历史称做滋阳湖。相传湖内有墩随水消长,亦称墩子湖。明末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攻占武昌,礼部尚书贺逢圣及全家在次投湖自尽,故又曾命名为亚相湖。 
 

   
紫阳湖波平如镜,湖荷岸柳,花木扶疏,盛产莲藕,江夏县志载:“夏以荷胜,可资游赏。”民间有“朝霞夕阳映紫荷”之说,文人墨客,多会于此,宋代诗人陆游、黄庭坚都有诗文佳句相传,陆放翁诗曰:“十里亭阁菱荷香。”明代熊廷弼在湖旁建有熊园,“园横六、七里,宛一幽僻乡落,浚小溪九曲,每曲一亭,沿溪奇卉杂檀”。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曾于湖心设茶座、酒亭,有曲桥相通,张常在此饮宴宾客、题词吟歌,饱览湖光秀色。

园内西北角有霸王井,相传饮此井水者,力大无穷。

   
人世沧桑,如今园内古迹尚有紫阳桥,为明万历年间修建,是当时通往楚王宫(清朝康熙改建为万寿行宫,即今烈士祠)的要道,有文官在此下轿,武官在此下马之说。震惊中外的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就是在紫阳湖畔工程营打响了第一枪,革命军很快攻占了公园外东南侧的中和门(即起义门)并于民国元年在园中立有“民国起义国庆纪念碑”。辛亥革命遗址工程营、烈士祠、
阅马场等也在紫阳湖公园附近。

“民国起义国庆纪念碑”



    紫阳湖公园位于人口密集的武昌旧城区,建成开放于1952年,由武汉市第一任市长吴德峰发动市民每人捐款1千元(旧币)建成的,它是武昌区惟一的一处自然湖泊公园,因园内紫阳湖而得名。
公园有水陆面积443.8亩,其中水面积205.4亩,陆地面积238.4亩,水陆兼备,自然条件好,是武昌城区内唯一有湖泊的公园,湖岸曲径,亭阁相望,桃红柳绿,花卉簇拥,湖光树影,相映如画。紫阳湖公园于2005年5月1日对市民免票开放。是市民小憩、游览、健身的好地方


  (文字简介摘自“百度百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