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剑桥华人女博导:下一站,诺贝尔奖!

标签:
剑桥诺贝尔奖 |
分类: 看世界 |
作者:叶中平
今天早上,我找到了我去年11月参观剑桥时写的微博,让我又想起了这位剑桥华人女博导Shery。
以下七张照片就是这位英国剑桥大学博导Shery,于去年11月带着我们几位参观剑桥大学研究院时拍的。
http://s3/mw690/001EhPghzy7evQw7ViW82&690
http://s16/mw690/001EhPghzy7evQwBRvx8f&690
http://s11/mw690/001EhPghzy7evQwFEUi3a&690
http://s12/mw690/001EhPghzy7evQwJrzJeb&690
http://s6/mw690/001EhPghzy7evQwMR0ha5&690
http://s13/mw690/001EhPghzy7evQwRiQk8c&690
http://s9/mw690/001EhPghzy7evQwV1W088&690
http://s16/mw690/001EhPghzy7evQwBRvx8f&690
http://s11/mw690/001EhPghzy7evQwFEUi3a&690
http://s12/mw690/001EhPghzy7evQwJrzJeb&690
http://s6/mw690/001EhPghzy7evQwMR0ha5&690
http://s13/mw690/001EhPghzy7evQwRiQk8c&690
http://s9/mw690/001EhPghzy7evQwV1W088&690
Shery Huang
,这黄姓的科学家是粤南海人,当时她向我介绍了其研究的课题。
一次在深圳的交流,讨论小孩成长的话题。这位优秀的八十后人才,当年在深圳读中学时是踩自行车上学的。放学了,还要自己抬起那单车上三楼自己的家。
今天为何说她?
因英国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的生物工程项目: Biointerface
Elements via Biomicrofabrication,刚入选了ERC的启动基金项目。
这项目是做什么的?
我们知道,身体是个极复杂的体系,它又排斥外来的组织,会认为这是非我类。
如器官移植者,植入别的人的器官,是要终身服食抗排斥药。
目前这个研究,是要一种可以适应更多种类生物材料的加工技术。
Shery的团队,正在开发室温、低能耗、低排量的直写技术,用已模式化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纤维和凝胶。
这种仿生结构将用于组织再生的构建。
讲了这么多,
就是生物科技下的新材料技术。
其目标,将人造植入物与患者自己的细胞结合,来替代患病或损伤的组织和器官。
这若成功,世界又大为改变!
如现在,跑全程马拉松是一个很热门的运动,且不少人每天长跑作锻炼身体,也有些人每天行二三万步。
有观点认为,长期大运动量会使脚的关节劳损。
于香港,我就帮友人购过几千元一支的针药,是为缓解这关节的疼痛的。
若这东西研发出来,那是包括喜爱这类运动的人的福音。
Shery的团队,还在研究包括生物制造(3D打印,多材料沉积,生物电子学),细胞材料相互作用的计算模拟,体外癌转移模型,神经干细胞工程,血管组织工程等多个项目。
对这些复杂的概念,我也不太明白了。
再来介绍下欧盟ERC启动基金项目。
欧洲研究理事会(ERC)刚公布了ERC启动基金的获得者名单。
本次基金资助总额为6050万欧元, 每位获得者得到高达150万欧元的科研项目资助。
目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研究团队以及专注于创新性的科学研究。
本次获得者中,女性的比例是历届以来最高的。
这也与当今的世界现象匹配了。
而获得者的国籍也更加多元化。
今年的获奖名单中,就出现了4位华人科学家的名字, 他们分别是:
英国剑桥大学的Huang Yan Yan Shery;
德国图宾根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的刘昶;
德国马普所的Hu Wanzheng;
比利时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的Liu Sha。
本来,马上来到的十月四号的中秋之夜,北大光华的一众同学将在英伦剑桥聚会,并举行主题:
“康桥邀月贺中秋 燕园学子福慧修”的北大光华尚宏同学会与剑桥华人交流活动。
原计划想要邀请Shery来现场,与同学们分享科技前沿的话题。可惜她这时要飞离英国到欧洲其它国家讲学去。
那只能等下次的机会了。
那时,相信她的研究又前进了,
分享给我们的东西会更多。
祝Shery的目标,越行越近!
链接:欧洲研究委员会(ERC)
欧洲研究委员会(ERC)是欧盟新成立的研究基金组织,用以支持基础研究,目的是确保欧洲对卓越研究的追求。
“启动经费”专项奖金由ERC于2008年开始颁发。任何研究者不论国籍,只要所从事的研究挂靠在欧洲研究机构,即可申请,奖金最终获得者以同行评审方式评选产生。
作为欧洲第一个通过项目资金支持优秀前沿科研的机构,ERC为整个欧洲研究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该委员会为世界各地的优秀科研人员、各学科的创新想法提供资助,单笔奖助金最高达3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近2800万元)。自2007年成立以来,ERC已经向逾4000名最杰出的科学家提供了超过7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00亿元)的奖助金,其2014年到2020年的总预算超过13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50亿元)。
从获奖国家来看,英国获奖最多,为79人,法国以71人紧随其后,德国有67人,排名第三。奖金总额的45.7%给予了自然科学与工程领域,生命科学领域获得35.8%,余下18.5%为人文与社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