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iddle/5a1684b4tbdc3fdae810b&690
昨天在KTV,听了很久奶茶的歌。为爱痴狂、我们没有在一起、后来、听说、成全……看她从青涩到成熟,从忐忑到淡然,让我想起了很多的往事。几年前我的生日,跟靴子在KTV里点了很多她的歌,然后边唱边录下来。过去了这么久,当年的那个P3已经不知去向。那些录音,那些恐怖而放肆的笑声,也遗失了。连同一起遗失的,还有我们共同的青春的记忆。
《少女小渔》是奶茶1995年的作品,那会刚出道不久。因着这部片子,她声名大噪,获得1995年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从此片约不断,成为炙手可热的一线女星。小渔,一个因为爱情而去到美国的女孩子,为了取得绿卡,跟意大利老头mario结婚,过程中一直深爱的男友背叛她,她为了能照顾弥留之际的mario,放弃了这段本就不值得去挽留的爱情。
不想去探究这部片子背后深刻的内涵,在美华人艰难的生存环境也好,导演张艾嘉女性视角中透露出的文化差异也好,都不是我想关注的重点。只是在这样一个有些感伤的时刻,回看奶茶走过路,就像回忆一个老友过去的故事。
这部片子里,有着我对奶茶一如既往的疼惜。江伟,他爱的男人;mario,她名义上的丈夫,这两个片中于她而言最重要的两个男人,给她的,都不是爱。当然,mario给她的,不可能是爱情,也不会是爱情。正因为不是爱情,所以才更加显出珍贵。mario是一名作家,当做记者,坐过牢,爱抽烟。老年生活落魄,嗜赌。债台高筑之时选择帮小渔假结婚而换钱还债。
说说mario吧。
他乖戾,喜怒无常,小渔帮他把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换来的是他的暴跳如雷。他贪财,坚决索要小渔住他家的房租,偷邻居家的报纸。
他又真实,在小渔住进他家的第一晚,他偷偷闻着她脱下来的衣服,然后谴责自己是不是变态。临终时,他抓着小渔的手,希望她是他的朋友。
他很善良,悄悄修好了家里早已坏掉的时钟和过道上的灯,为了小渔上班不迟到,下班开门时不用巴着眼睛找锁孔。他还很睿智,坚定地告诉小渔要尊重自己的决定,“It
is your life”。他说每个人都在变化,除非你死了。他也专一,三十年爱着自己居无定所,行踪诡异的妻子,尽管他们的爱情在岁月中早已泛白。
他又很可怜,恨着自己所生活的国度,却不能离开,恨自己现在的状况,却又无力改变。同时,他又让人敬仰,他为小渔所做的一切,对小渔心生的愧疚,让他不那么讨厌自己。是的,为了使自己成为喜悦自己的人,他开始改变,开始努力。甚至叼着烟,拂去打字机上的尘埃,重新开始写作。他说他写的是mario的故事。我相信这故事里,一定有小渔。
而mario所有的改变,也与这个叫小渔的少女有关。小渔坚定,乐观,向上,用力生活。mario问她为什么来美国,她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江伟”。她似乎就是为江伟而生的,为了爱情而活的。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江伟。面对江伟要他假结婚的要求,她一声不吭穿着红裙子就去了教堂。为了避免移民局三番五次上门查询,江伟拉着她走进mario的家里。她一直都是怯怯地跟在江伟身后,怯怯地为人处世。她说得最多的两句话就是,i'msorry
和please。
江伟的心里,一定觉得小渔是依附着他的那根肋骨。于是他把小渔给她的爱情当做理所当然,霸道而蛮横地享受小渔为他的付出。所以在背叛小渔之后,他丝毫没有愧疚,反而去怀疑小渔跟mario。他从来没有真正打心眼儿里为小渔想过,当然也就不会真心去待她。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小渔买了一只大闸蟹,蒸好后先自己撕了几条蟹腿,然后递给江伟。江伟继续把蟹腿撕给小渔,自己留下蟹膏(蟹黄)。旁边的小渔,丝毫不觉得这有不妥,蘸着酱汁,吃得津津有味。
可是mario懂得小渔。他对怀疑小渔的妻子说,这个女孩子有自己的一套(做事的)方式。不管是当时为了不值得的爱情,还是日后为了自己内心的价值归向,留下来照顾mario,小渔始终都在跟从自己的内心,在坚定地用自己认为无愧于心的方式去做。这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的人,是幸福的,也是值得赞美敬佩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