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三虎居”

(2023-10-27 09:35:30)
标签:

清华“三虎居”

侯爱兵

清华“三虎居”

侯爱兵

发于《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2310

王光谦、胡春宏和倪晋仁都生于1962年,都属虎。1978年,16岁的他们都考上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工程系。他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十分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倪晋仁说:“考上大学实在太不容易,从小城市来到大武汉,我们都非常努力,争分夺秒地学习。”王光谦说:“刚踏入校门时,我们对自己的专业并不了解。老师对我们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河史’,正是这句话,一下子点燃了我们对治河专业的热爱。”

1982年夏本科毕业,王光谦、胡春宏、倪晋仁同时选择了到清华大学读研,并一同考入水利水电工程系。真是机缘巧合,他们三人又一起住进了清华大学2号楼474寝室。课余之时喜爱书画的倪晋仁,有一天心血来潮画了一幅三只老虎的画,贴在寝室的门上,题名为“三虎居”。这便是“清华三虎居”的由来。

虽然三个人性格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相处十分和睦融洽,特别团结,总是能做到取长补短。无论是专业上的学术交流,还是生活中的谈天说地,他们都无话不讲;他们一起踢球,一起下围棋,一起打桥牌。更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倪晋仁脑洞大开,突发奇想,要给班里同学“编章回小说”。王光谦和胡春宏觉得这个提议十分有趣,便也加入了进来。于是三人利用晚上时间在宿舍里一起编,互相编,编完了给班里同学讲,讲得津津有味,深受全班同学的欢迎。

2号楼4层有个大露台,距离他们住的474房间特别近,茶余饭后,他们三个人还经常到露台上去聊天交流。由于三人的导师不同、具体研究方向不尽相同,平时他们研读的书也不相同,但每次读完之后,他们都会深入交流讨论。尤其是在谁去找完导师之后,回来就一定会和另外两个人分享导师提到的观点。王光谦对这一段经历印象极深,也常怀感恩。他说:“因为导师有时候说的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啊,所以更要回来交流了。比如黄万里教授对三峡有看法,觉得很多人都错了,那我们回来肯定要聊一聊;又比如夏震寰教授跟我说了什么,我们也会交流、商量。这样就好像所有的导师都在带着我们。”

硕士毕业后,他们三个人又一同进入夏震寰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读博期间,他们经常进行学术合作,很多时候,一个研究难题就通过三个人的集体智慧解决了。他们还联名发表了不少的学术论文。

博士毕业后,他们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成为著名的“治河专家”。更令人惊讶的是,凭借累累硕果,他们全部成为院士,创造了“一屋三院士”的奇迹。2009年,王光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胡春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倪晋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四十多年过去了,曾经同窗同寝的情谊让他们到现在还是彼此事业上的好搭档。2017年,由胡春宏领衔、王光谦和倪晋仁加盟的联合工作室在西安理工大学正式揭牌。几年来,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长江航运工程与智能航道技术创新中,他们三个人经常齐聚一堂,共同建言献策。

王光谦、胡春宏和倪晋仁三人,不愧为“中国好室友”的典范。说起给在校生的建议,王光谦说:“在校园生活中,我们有接近一半的时间在集体宿舍里度过。宿舍是我们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和室友的友谊,因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室友都是我们一生中最好的伙伴。”

人生最美同学情。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我遇见了你,你遇见了我,同道而学、同窗而勉,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请友爱身边的同学,珍惜那弥足珍贵的同学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