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绶琯的“三愧”
(2023-07-10 09:39:34)
标签:
王绶琯的“三愧”石保青侯爱兵 |
王绶琯的“三愧”
石保青
发于《做人与处世》2023年第10期
王绶琯少时初学航海,后转造船,22岁赴英国留学,在英国皇家格林尼治海军学院造船班深造。后来,他改行学起了天文,开启了我国射电天文学的研究,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射电天文望远镜,此后他又取得了多项创见性成果,为我国射电天文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紫金山天文台将第3171号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以示对这位天文学家的尊敬和肯定。
王绶琯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他还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深受学界尊重。然而,王绶琯在谈到自己的一生时,没有摆一件功劳,却为自己的人生总结出“三愧”:“常自省平生有三愧。幼孤。慈母鞠养逾劳,而远游深负亲恩。一愧也。少壮溺于学海,于时国难方殷,同龄先进者披荆斩棘、奋身革命。既有三座大山倾倒,乃坐享承平。二愧也。归国后投身天文建设,驽牛负重,常举步蹒跚,而慰勉时加。三愧也。所愧者恒期有以补,是以朝萦夕绕于眉间心上而无时或已也。”
人最难得有一颗愧疚之心,有了愧疚之心,对父母才会更加感恩,对朋友才会更加善待,对事业才会更加勤勉。王绶琯牢记“三愧”,这也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前一篇:赵元文——索南才让的文学领路人
后一篇: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