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柏林与黄永玉的莫逆之交
(2023-05-28 20:39:13)
标签:
邵柏林与黄永玉莫逆之交石保青侯爱兵 |
邵柏林与黄永玉的莫逆之交
石保青
发于《做人与处世》2023年第10期
黄永玉29岁从中国香港回北京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时,时年23岁的邵柏林正好从中央美院装饰美术系毕业,被分配到邮电部邮票发行局从事邮票设计工作。那时,黄永玉住在北京大雅宝胡同,邵柏林常拿着画稿去请教黄永玉。邵柏林说:“黄永玉先生是位爱国的、有良心的艺术家。我尊黄先生为师,黄先生拿我当朋友。他没有直接教过我,戏称我是他的‘堂房学生’‘叔伯学生’,他的睿智、风趣给我很多启迪。”
有一段时期,黄永玉因画了一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猫头鹰被划为“黑画家”,遭受到千般折磨。在那风声鹤唳的日子里,黄永玉也被迫搬到了北京站附近罐儿胡同的一个旮旯里,用他自己的话说:“鬼都不敢登门了。”但邵柏林照常去看望他。黄永玉说:“朋友里有胆子到被打翻的巢里来看我的,邵氏夫妇是其中之一。我总是很珍惜这一点情操,觉得朋友相处,这一点很重要。”当烟云彻底散尽后,黄永玉特意为邵柏林画了一幅两眼全睁的猫头鹰,一吐胸中垒块。
1979年元旦,作为邮电部邮票设计师的邵柏林去看望黄永玉,想约他画一组动物邮票,黄永玉欣然答应并建议说:“何不发行一组生肖邮票呢?十二年一轮我都给你们画。”邵柏林觉得这个主意太好了,遂与黄永玉商议从1980年庚申猴年开始发行生肖邮票,并约定一周后取稿。1月9日,邵柏林如约去取画稿,当他看到一只充满灵性、活泼可爱的猴子时异常兴奋,深信这将是一枚精彩绝伦的生肖邮票。他顾不得多停留,马上拿着装裱好的画稿直接送到了邮票发行局,并等待下一步消息。
谁知,邵柏林等啊等啊,一点消息都没有。时间一月月过去,邵柏林心里着急啊,怕错过了1980年猴年春节,黄永玉这么精彩的图稿一旦错过,就要再等十二年,那就真的太可惜了。终于,十个月后的11月12日,《关于拟发行“猴年”特种邮票的请示》获得审查同意,并特别说明该票将于1980年2月15日(除夕)发行。
黄永玉的原画只是一幅A4纸大小的绘画,而要变成一枚26mm×31mm的精美“猴票”,还需要经过二次创作。凭借着丰富的经验,邵柏林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进行猴票印刷的装帧设计,特别绘制猴票印刷影写版衬于雕刻版之下,不仅解决了单色雕刻黑版线条下面泛红的问题,更凸显了原画的质感,还原了原画的精髓。套印后果然墨色饱满厚重,猴子绒毛闪闪发亮、跃然纸上。邵柏林说:“邮票设计不是在画家的原稿上简单地加个国名、面值了事,还应包括对印刷工艺的策划调动在内。这样,一幅好的画稿才能变成一枚好看的邮票。”
1980年2月15日,中国首枚生肖邮票《庚申年》一经发行,就令人爱不释手。可以说,这张面值8分的金猴邮票,是画家黄永玉与设计家邵柏林完美合作的典范,堪称珠联璧合之作。完成《庚申年》邮票任务之后,邵柏林在填写设计单时,表现出了高风亮节,他很固执地坚持在设计人一栏中把自己的名字去掉,改为“设计黄永玉,经办邵柏林”。他说:“这是黄永玉先生的作品,我只不过在上面做了应该做的工作。”
猴票发行前,黄永玉曾特意嘱咐邵柏林,为猴票设计一枚首日封。一开始,邵柏林感到这是一个难题,因为艺术创作最忌重复,邮票是猴子,首日封就不宜再画猴子。那么,用什么表现庚申年呢?此时,邵柏林发现报纸上说1980年2月16日,即农历庚申年正月初一,就是原定生肖猴票发行的次日,“将发生百年不遇的天象奇观——日全食”。邵柏林根据这一难逢的巧合,设计了“猴观日全食”作为《庚申年》首日封的图案。这枚首日封,不仅荣获了1980年度最佳首日封设计奖,也一直被邵柏林称为“天意吾作”。
邵柏林一生创作设计了23套,共103枚邮票,打造出了许多载入史册的邮票精品。直至今日,“80猴票”仍是中国邮票设计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集邮市场的风向标。邵柏林90岁时举办作品展,讲起1980年猴票的创作历程时,他说:“我为什么请黄永玉先生画这猴呢?其实我跟黄先生不是普通的约稿关系,我跟他有着深厚的友谊,我们已经相识六十多年,是莫逆之交。”
2023年2月,邵柏林去世,享年93岁。作为“80猴票”创造者之一,他和黄永玉的友谊佳话,永远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