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水蒹葭,不忘师恩

(2023-05-22 07:44:15)
标签:

秋水蒹葭不忘师恩

侯爱兵

秋水蒹葭,不忘师恩

侯爱兵

发于《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235

“秋水蒹葭,不忘师恩”,意思是说,学生就像是秋天里刚出生的芦苇,在老师的培育下茁壮成长,所以不能忘记老师的恩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每个人都应该谢师恩。

韩美林年少时考入当时的“中央美术学院”,班主任是周令钊先生。几十年来,韩美林一直敬重当年情谊深厚的老师。有一次,韩美林举行“师友会”,99岁周令钊先生的车一停下,韩美林赶紧小跑上前,伸手将恩师从车上搀扶下来,把他扶上轮椅,慢慢推进客厅。之后,想起周先生的培养与教诲,韩美林难抑激动心情,当工作人员拿来韩美林所获的一些重要奖章,韩美林将它们都挂在了周先生的脖子上:“周老师,这些荣誉都是属于您的!”说罢,韩美林突然来到周先生面前,双膝跪地,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响头,跪谢恩师。“我为什么跪谢恩师?这一跪,把我带回了六十多年前的青葱岁月。我至今难忘在周先生带领下,学习掌握各种艺术规律,参加各种艺术实践创作活动的场景。”

居里夫人说:“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韩美林对老师的尊敬、对老师的感谢,让人动容。韩美林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是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很多老师的真实写照。老师对学生付出了很多,所以学生也应该珍惜和感谢这份恩情。

陈志德上初中时,是班里最穷的学生。因为每天回家得帮家里干活,所以成绩越来越差。班主任张秀荣老师经常给他补课,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后来,陈志德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但父母双亡的陈志德在东北上大学连双鞋都买不起,大冬天里脚只能裸露在外。当得知这些后,张秀荣便拿出大半月薪的20元钱给他买棉鞋。陈志德一直把老师的恩情记在心里。多年后,张秀荣老师60大寿,陈志德用自己工作后积攒的10万元钱为老师买了一套房,直接把房产证送给了老师。张秀荣觉得这份礼太大,她不敢接。但是陈志德一再恳求,表示没有老师就没有自己的今天,最终,让张秀荣搬进了新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不仅仅是学业的道,更是为人处世之道。老师愿意付出,学生也学到了付出。在古代,“弟子事师,敬同父母,习其道也,学其语。”在当代,老师拿一半工资为学生买鞋,学生工作后拿积蓄为老师买房,这样的师生情,真是一段佳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师恩重如山,理当厚报。

多年来,程和平院士一直牵挂着在桐城中学的恩师吴良兴。有一次,得知吴老师摔了一跤,身体状况和情绪都不是太好,程和平便星夜兼程赶回桐城,给老师寻医问药,亲自选择治疗方案。程和平回北京前,听说老师还在使用一部淘汰的旧手机看新闻报道,就立刻从网上订购了华为最新款手机寄给吴老师。吴老师对新手机爱不释手,逢人就感动地说:“8号新手机就到了,是华为最新款的,7月份刚出厂的,就是子女也做不到这么好。”

师恩如山,师恩如海,不论到了什么时候,都要不忘记师恩,要用爱和行动来感恩老师。程和平院士虽然工作非常繁忙,但恩师是他永远的牵挂,他始终保持着尊师敬师的朴实情感,从未改变。他对老师的尊敬不是挂在嘴上,也不是做在面子上,而是体现在具体的事情上,为年迈的老师排忧解难,可以说是“事师之犹事父也”的典范。

“君子隆师而亲友。”“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一个人,登高山之巅,勿忘师恩情;入成功之道,切记恩师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