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演讲的渗透力
(2023-03-02 08:24:30)
标签:
如何增强演讲的渗透力侯爱兵 |
如何增强演讲的渗透力
侯爱兵
发于《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23年2期
演讲的渗透力,就是渗透人心的力量。只有增强渗透力,演讲才有感染力和感召力,让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那么,如何增强演讲的渗透力呢?
以真知灼见领悟人
学者鲍鹏山在一次演讲中讲道:“性格即智慧,适度的弹性有助于成功。年轻时的孔子去见老子,一见面他就慷慨陈词,纵论古人。当时孔子34岁,志向远大,才能卓越,有一股子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劲头。没想到老子毫不留情地提醒他:这世界比你的额头坚硬得多,不要正面撞上了……知道进,还要学会退;知道勇,还要学会怯;知道直行,还要学会迂回;知道坚定,还要学会灵活。一个人如果有才干,再有志向,雄心赳赳,气势汹汹,雄辩滔滔,逼人咄咄,他此时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当头一棒。老子教导孔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的‘愚’,不是智慧的缺乏,而是智慧的‘收藏’。把智慧、才华、志向、理想藏起来,藏不是没有,不是放弃,是一种含蓄而坚定的保持,却并不咄咄逼人。此时的孔子,学问有了,志向有了,眼界胸襟都有了。但是,还缺乏一种东西:弹性的性格。”
唯有真知,方有真用;欲求真用,必有真知。鲍鹏山以老子教训三十而立的孔子为例,洞见出做人做事要有弹性的智慧。一个人充满自信,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固然是优点,没有这些,注定不会有所成就。但是,如果仅仅这样,而缺少适度的弹性,适度的退守,适度的淡泊,也不会成为大才。一番演讲让人顿悟,做一个有“弹性”的人,才能更好地走向成功。
以真情实感打动人
在一次“志愿者论坛”上,作为我国第一批志愿者形象大使的白岩松演讲道:“有一次我去一家医院,第一个迎面而来的是一名志愿者,她到我身边就问,你哪儿不舒服,你要看哪个科,你有什么需求?那一瞬间,我感到特别温暖,假如我们自己是带着重病去的,那张志愿者的笑脸就是第一副药剂。现在,志愿者越来越多出现在生活当中。其实,志愿者谁都可以去做,都可以成为一米阳光。要把志愿者活动转变成志愿心,衣服穿上了可以脱下来,有一些东西你穿上了,就不会再脱下来,这就是你应该开始拥有的志愿者的心,一个终身的行当。志愿者最高的目标并不只是在某一个大型活动中当志愿者,而是要把它变成志愿的生活,一生去做。终究有一天我们老了,走不动了,我们可能需要志愿者了。但是没问题,那个时候在中国,志愿行为已经成为一种生活,随时会有人来到你的身边,给你慰藉、帮助。那个时候你会回想起,在你年轻的岁月里,曾经也做过志愿者。”
真情实感是演讲者真挚的情意,实在的感受。有真情实感,给人的感觉就不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就容易引发共鸣,打动人心。白岩松的演讲有切身的体验,深刻的感悟,精辟地讲出了“养成志愿心”“志愿是生活”等志愿者的精神要义,让人从心底向往人与人之间互助的热情、大爱和那一份社会责任,把志愿行动转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其无处不在。
以真人真事激励人
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现任党委书记的张军在一次毕业典礼上演讲:“有了梦想,靠什么来实现?大家应该都知道武大靖,冬奥会冠军,中国男子短道速滑当家一哥。他能成为国人之骄傲,靠的是十余年的坚守和执着。武大靖10岁开始练习短道速滑,室外冰场零下30多度,凌晨4点多起床上冰,第一次滑冰,摔了107次。持之以恒,愈挫愈勇,永不言败,铸就成功!今天参加毕业典礼的同学中,有一位来自计算机学院的张大奎博士,要说坚毅执着,我觉得他比武大靖更牛!他没有武大靖那样的强健体魄,由于身体障碍,他几乎难以行走,甚至无法写字,但是他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搏击命运的勇气,永不放弃,为常人所不能,实现了自己的博士梦。我提议,让我们一起为张大奎同学鼓掌,感谢他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的榜样!”
演讲要有充满正能量的事迹,要真人真事,不要虚构的励志故事。只有真实的故事,才最有说服力与励志力。张军撷取一远一近且具有很强对比性的两个人物事例,说明了在通往成功的征途上,没有平坦的“阳关道”,只有曲折的“荆棘路”,要把困难和磨砺转化成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执着动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锲而不舍,破茧成蝶。
要发挥演讲的明理、解惑、励志、鼓劲的效能,就要在增强渗透力上下功夫,真正使演讲入耳、入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