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与人交往的名家
(2023-01-18 08:05:15)
标签:
擅长与人交往的名家侯爱兵 |
擅长与人交往的名家
侯爱兵
发于《做人与处世》2022年第23期
与人交往,有的人习惯于“向上看”,喜欢与对自己有利的人交往,与有“来头”的人交往,与有“票子”的人交往。殊不知,“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故君子不与也。”而有的人则注重“向下看”,喜欢与普通百姓交朋友。马未都在一个节目中说:“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不在于你对上面的人有多好,而在于你对你下面的人有多好。”
1
舒乙是作家、画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如所有名人的后人一样,舒乙被人介绍时,也总被冠以“老舍的儿子”的称谓。舒乙说:“当老舍的儿子,有压力,但更有动力,我时刻提醒自己,要非常地努力,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学问,要无愧于当老舍的儿子。”
骆志中是大连一家酒店的搓澡工,有一天,他为前来洗浴的舒乙搓澡。最初,他并不知道面前的客人就是名人舒乙。舒乙关切地问起他的身世和打工生活,他便一一作答,还谈了自己爱好读书。当小骆说起老舍作品并知道老舍原名叫“舒庆春”时,委实让舒乙意外感动。
临别时,舒乙高兴地应小骆要求给他签名留念,并留下住址,邀请他有机会去北京时到家做客。中秋节时,舒乙收到小骆的问候信,很快给他复信表示谢意,并针对他对生活遭际的感慨,殷切教海说:“人生需要各种经历,历史需要各种情节,便只当成创造自己的历史吧。”小骆感到十分振奋,除了搓澡外,他又开始学习足疗和修脚技术。他在后来给舒乙写信汇报了这一情形,舒乙又复信热情地鼓励他:“很好,是实际的技能。靠劳动和本事吃饭,很充实,很踏实……人生在世,为人要善,朋友自然也多。”一来二去,舒乙和骆志中成了忘年交。
老舍曾自述道:“我自己是寒苦出身,所以对苦人有很深切的同情……我的朋友并不都是教授与学者,打拳的,卖唱的,洋车夫,也是我的朋友。”老舍待人极端热忱,他眼睛永远向下,正像他为自己起的字“舍予”一样,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别人,不愧是一切普通人的朋友。老舍如此,作为其子的舒乙又何尝不是如此!
2
著名文艺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钱谷融家住师大二村小区,平时订阅和收到的报刊书籍,多得塞不进小信箱。每次,邮递员叶其懂总是蹬蹬跑上三楼,将邮件、包裹亲手递给钱老。久而久之,钱老与小叶成了忘年交。
见面时,钱老总是满脸笑容地对小叶施以拱手礼,这是他平时参加社会活动时行的最高礼节。周末,钱老还会请小叶在家里小憩一会儿,两个人有时喝喝茶,聊聊天,有时下下象棋。钱老也总不忘鼓励小叶多看看哲学、历史书,也告诉他“谦虚做人、踏实做事”的道理。小叶回家也就真的开始看书,读完了中国四大名著等很多书,也更加敬业乐业。
后来,叶其懂被评为上海市第二届“光荣与力量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出现感人一幕,时年93的钱谷融作为颁奖嘉宾特意来到现场,为叶其懂颁奖,代表住地居民感谢他的贴心服务。
与下交往,贵在有平等心。带着一颗平等心,才能不论高低贵贱,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媚上不欺下。大教授缘何能和普通邮递员结为“忘年交”,就是因为钱谷融深谙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无论其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应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所以他能做到不以地位取人,绝无高人一等的架子,始终真诚地与小叶交往,留下一段佳话。
3
著名作家余华30年前出版的代表作《活着》,至今依然占据畅销小说榜首位,销量已突破2000多万册,是中国头号畅销小说。
21岁的成都女孩宋静不幸患了白血病,经过多次化疗,仍不见好转。单亲家庭在经济上的窘境让她渐渐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她最大的心愿,是在死前见一见崇拜的作家余华。因为她最喜爱的小说就是余华的《活着》。
当时,远在海外的余华获悉后,立即回国,通过朋友联系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晓军为宋静治疗。宋静来到北京后,余华马上与她见面交谈,鼓励她“要好好活下去”,还将1992年首版和最新版两本《活着》送给她,并签名赠言“宋静小友,活着!美好的生活就在前面等着你。”
交谈中,宋静请教余华:“活着对于我们这种生过病的人来说,其实还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有时候活着都没什么意义了。”余华说:“其实活着是生命对你的要求,不是你对你自己的要求。生命要求你活下去,要求你承担这样的责任,所以我当时写这本书,就说这个人(福贵)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的,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很多人经历了很多很多,有些人可能经历的并不是疾病,像我们这代人很多经历了惨痛的磨难,但他们都坚强地活了过来。”宋静豁然开悟,说:“所以我也要坚强。我必须要活下去,我是单亲家庭,如果没有我,不敢想象母亲以后该怎么办。”
余华还给宋静捐款10万元,并积极帮她寻找到了骨髓移植的供体。在宋静手术前后以及恢复过程中,余华俨然是亲朋好友,一直跟她保持短信联系,询问治疗情况,给以鼓励和祝福。
有人说,你对待弱者的态度,就是你最真实的人品,就是你交际的高度。余华和白血病女孩素不相识,但一部小说《活着》让他们有了一种联系。知晓情况的余华没有无动于衷,而是快马当先地施以全方位的关怀、帮助和鼓励,挽救她年轻的生命。一个人善待弱者,最能体现人世间的温情,也最能受人欢迎和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