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感来自洞察力
(2022-12-20 10:18:48)
标签:
幽默感来自洞察力侯爱兵 |
幽默感来自洞察力
侯爱兵
发于《演讲与口才》2022年23期
有个作家说:“我们为什么不会幽默?因为缺乏洞察力!”是啊,世事洞明皆学问,世事洞明成幽默。幽默一定来源于洞察力——在不同事物之间,发现微妙的区别与联系的能力。幽默的内核,就是通过语言制造出人意料的微妙关联。
如今写字绘画的人不少,自诩为“书画家”“书画大师”的人满天飞,作品要价也不低。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合格的书画家呢?启功说:“书画家的水平究竟如何,最好的检验办法就是把他的作品‘挂上’。这就好像检验一个京剧演员,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扮上’。他究竟够不够‘角儿’,一‘扮上’就看出来了;是不是书画家,一‘挂上’也就看出来了。”
启功没有高谈阔论品鉴书画的标准,而是洞察入微,洞见了就像京剧唱得好坏,主要评判权在观众,对书画作品的评判也由观者决定。所以他能出其不意地将“挂上与扮上”关联在一起,一语中的,幽默无比,洒脱诙谐中尽显世事洞明的通透,耐人寻味。
法国巴黎有座卢浮宫,耀眼的玻璃金字塔边,总会有人驻足欣赏:“真是太美了!”然而,当初设计这些美妙建筑的贝聿铭却被法国民众骂了两年多,甚至连走在街上,都会被人吐口水。“怎么可以由一个华人来修复法国最著名的建筑,贝聿铭会毁了巴黎!”后来玻璃金字塔落成,成为法国人最骄傲的建筑,贝聿铭因此被授予法国最高荣誉奖章。德国记者和纪录片导演盖罗·冯·波姆在专访时问他:“您为何在不被法国人待见的情况下,还去帮他们设计?”贝聿铭幽默地说:“幸亏当时我法语很差,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刚好落得两耳清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去设计。如果听懂了,我一定会当场走人。”
在日常生活中,幽默是让我们应对难题、摆脱尴尬场面、制造轻松气氛的最好调节剂。贝聿铭被问曾经遭受的屈辱,他既没有愤懑的情绪,也没有刻意美化自己的坚贞不渝,而是洞明事理,戏谑自嘲“法语差”,听不懂,心不烦。既幽默化解了他的窘境,也不会伤害任何人,还传达出一个做人的道理,也就是当无辜受到别人的责难时,就当没听见,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
有一次,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蒋永甫和刚入学的新生座谈,他一开口就让新生们感受到了他的幽默。他说:“广西大学不仅具有辉煌的历史,还是一所花果飘香、躺着都会被芒果砸中的大学,是一所占地近5000亩、让人走路走到脚抽筋的大学。读大学,到底读什么?读大学不是读教材,而是读经典著作;读大学,读的是独立,人格的独立,养成独立之精神;读大学,读的是自由,形成自由之思想;读大学,读的是寂寞,因为读大学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刻保持一颗寂寞的心。如何读大学呢?首先是跟老师读。大学就像一个知识的鱼塘,老师是塘里的大鱼,学生是塘里的小鱼,小鱼跟着大鱼游,游到最后,小鱼也就变成了大鱼。二是跟同学读。一个班,总有些出类拔萃的同学,对这些同学不要羡慕嫉妒恨,而要见贤思齐。作为大学生,你们可以卓尔不群、标新立异,可以谈恋爱,甚至可以合理逃课,但不可以考试作弊。”
一个有幽默感的人,随时随地都能洞察和发掘事情有趣的一面,形成自己独特的话语风格和幽默的生活态度。蒋永甫三言两语就对广西大学做了最能体现和反映学校特色的介绍,很接地气。他也对新生们读好大学提出了最幽默风趣的忠告,诸如“读大学,读的是独立”“小鱼跟着大鱼游”等,都蕴含着细致的洞察力,让人深思。
作家王蒙说:“幽默是一种成人的智慧,是一种穿透力,一两句就把那畸形的讳莫如深的东西端了出来。它包含着无可奈何,更包含着健康的希冀。”你想成为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吗?那就要善于洞察,你有多深的洞察力,就有多强的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