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别人的错
(2022-06-13 08:28:54)
标签:
放下别人的错石保青侯爱兵 |
放下别人的错
石保青
发于《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22年6期
一家刚创刊不久的地方报在一篇稿件中出现失误,把当时在任的市委书记写成了“原市委书记”。发现错误时已无法挽回,报社领导以为挨批受处分是免不了了,可左等右等却并未见上级有什么反应。报社领导找到市委书记郑重向其道歉,没想到书记宽容又幽默,他笑笑说:“没什么关系,不要责备编辑,总有一天,我会成为‘原’的。”这位市委书记对失误的宽容,让报社全体员工感到温暖,更促使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一位智者说:不要为难别人,别人犯错少计较,自己犯错多检讨,只有放下别人的错,才能解脱自己的心。“现任”和“原任”的区别之大不言而喻,但这位市委书记却不以为忤,丝毫没有感到难堪,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悦,更没有大发雷霆、追根究底,而是颇具宽容之心,非但不计较,还替责任编辑求情,其胸怀与度量,让人感动,更让人佩服。
王蒙年轻时,一位女邻居对他极不礼貌,见他就朝他吐唾沫。随着岁月的流逝,王蒙成为大作家,而那位女邻居也对自己当初的劣迹十分后悔,心里就像被一块大石头一直压着。有一次,王蒙签名售书,女邻居排队来请王蒙签名,更是想向王蒙当面忏悔,赔礼道歉。而王蒙友善一笑,说已不记得那些往事了,过去的已经过去,谁没有错呢?还去计较它干啥?女邻居得到签名后,一路走一路暗自落泪。她这么激动,不是因为刚得到了名家的签名,而是被王蒙那宽广的胸怀所感动。有记者问王蒙:“您真的忘却了吗?”王蒙意味深长地说:“记忆是美丽的,我相信我有出色的记忆力。记忆就是人,记忆就是自己。然而我同样也惊异于自己的忘却。我忘却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待到那一天,我们把一切都忘却,一切也都把我们忘却的时候,那就是天国了。”
明代学者洪应明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惑者知返,迷道不远。女邻居有着真诚且勇敢的悔过之心,而王蒙更能不念旧恶,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不敬。放下别人的错,坦然冰释前嫌,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高尚的境界,能更好地与人和谐相处。而想要真正放下别人的错,就要像王蒙一样增长忘却的智慧,养成不计较的习惯。
严以群博士毕业后,担任吴孟超的协理医生。有一次,严以群的一位同学在医院实习,这名同学没有处方权,就找严以群帮忙为病人开了一种药。代开处方是严重违反规定的,吴孟超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严以群,并责令他写出书面检讨。严以群将3000多字的检讨书交来,吴孟超看后又还给了他,还说:“写检讨只是形式,目的是让你反思错误、改正缺点。留在我这里是废纸一张,放在你那里,却可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犯类似错误。”严以群明白了吴孟超的良苦用心,心中十分感动。跟随吴老37年,现已成为医院肝外科主任的他,一直在自己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当年写下的检讨书,时刻警醒自己。
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说:“以忍制己情,以恕制人情。”对他人的宽恕,他人自会谨记在心,并心存感激。吴孟超对严以群代开处方的错误,没有一味地揪着不放,而是讲原则又不失人情味,在达到批评和诫勉效果的同时,还回检讨书,意味着放下别人的错,不记着别人的污点。这样做不仅尽显宽厚仁爱之情,也更能达到感化挽救的目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别人的过错,与其耿耿于怀,不如宽恕释怀。放下别人的错,看起来是原谅别人,其实是善待自己。因为宽容大度能让一个人生活得更自由、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