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鹰”尖兵王占军:一言千钧,撼人心魄
(2022-05-05 08:24:08)
标签:
猎鹰尖兵王占军侯爱兵 |
“猎鹰”尖兵王占军:一言千钧,撼人心魄
侯爱兵
发于《演讲与口才》2022年8期
王占军是武警“猎鹰突击队”特战三大队大队长,他的狙击技术高超,一发就能命中,连续6次在国际军事比赛中夺冠,战友们称他为“王一发”“王中王”。入伍20年来,他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3次,被评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个人”。作为一名特战尖兵,王占军说:“我是一颗上膛的子弹,随时准备击发出去!”
像“猎鹰”一样擒住闪电
有记者到训练营探班采访,问王占军:“从一名狙击手转变成为指挥官,你现在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什么?”王占军说:“面向实战化训练,锻造一支国际一流的反恐特战队伍。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必须要强大,能打仗,打胜仗!在部队里面就是应该喊声、杀声、枪炮声,声声入耳,千日练兵,随时准备战斗!猎鹰突击队员的责任,就是时刻准备下一场战斗。冠军,我想在真正的战场上夺取!我们的队徽上有一只猎鹰,双翅高展,利爪擒着闪电。只有把‘猎鹰突击队’这把尖刀磨砺得无比锋利,才能不愧‘猎鹰’称号,才能像‘猎鹰’一样擒住闪电。”
鹰,天空的霸主,天生的猎手。王占军深知猎鹰的象征意义和以其命名突击队的深刻内涵,这不仅是一种信仰和精神的感召,更应是将荣光化为责任、化为精兵强武的自觉行动。所以他能强化随时准备打仗意识,说出一番枕戈待旦、秣马厉兵的“强队宣言”。像“猎鹰”一样擒住闪电,是至高目标,更是不竭动力!
心静专注者胜
有新队员向王占军讨教“制胜秘诀”,王占军说:“心静专注者胜,狙击的过程,更像是一场自我修心的过程,要无休止地和自己较劲。狙击,往往是一个人、一杆枪、一个目标、一场战斗。所以狙击手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他需要高度的专注、沉稳的定力、细致的观察、敏锐的决断。千琢璞为玉,百炼铁成钢。高度集中的精力也是经过长期训练的,像之前我专门训练百米距离打苍蝇、60米打刀刃、用绣花针在直径不到2毫米的大米上钻孔5个以上……技术到了一定层面,拼的就是内心的强大。要做尖刀上的利刃,不再轻易地被外界干扰,仿佛整个世界只有眼中这一方景象:自己、枪、目标,简单而纯粹。”
王占军娓娓道来,毫无保留地将自己训练的“独门秘籍”和盘托出,既有独到具体的方法,也有感悟升华的思想精髓。勇士的舞台,心静专注者胜出。真正的战场上,要想一发制敌,唯有强大的内心才是制胜法宝,要能控制人的本能,能让自己心定,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怎么坚持?扛,硬扛,死命扛!
“猎鹰突击队”每季度都要经历一次“魔鬼周”,所有人要全程携带约40公斤装备,在山林、断崖、滩涂、河流等各种陌生地域,连续7天7夜,每天18个小时,进行40多项军事训练,无不挑战着每个人的极限。有人问王占军:“作为一名老特战队员,训练累不累,苦不苦?你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王占军微微一笑,说:“没什么,我不是同期兵里最有天赋的,那我必须成为最努力最用心的那一个。怎么坚持?一个字,扛;两个字,硬扛;三个字,死命扛!我们的信念就是——可以倒下,不能落下!”
能忍能扛,方显真英雄。环境塑造人,对于军人来说,严酷环境锻造“尖兵利刃”。王占军晓得军人的血性是如何铸就的,只有在最恶劣的环境下,才能锻造出最出色的特战队员。所以他能经受住超越体能极限的考验,不惧累和苦,他的两句关于“死扛”“不落下”的话,堪为金句,激荡人心。有这等精神,就没有什么艰难困苦不可逾越。
王占军恐怕是世界最强狙击手。在做客《开讲啦》节目时,提到对枪的感情,王占军直抒胸臆地表白说:“我太爱我的枪了!枪就像我自己的女朋友一样,每次在训练场上一趴下来,那种全世界只有我和狙击枪的感觉说不出来有多好。”主持人撒贝宁开玩笑地问他:“这事儿嫂子知道吗?如果把枪和您爱人排个名的话?”王占军也颇为机智幽默地回答道:“在训练场上,枪第一;在家里,媳妇第一!”这就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本领又有口才的王占军,也是新时代最真实、最可爱的军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