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孩子是否必须“阳刚”?

(2021-09-11 07:30:39)
标签:

男孩子是否必须“阳刚

侯爱兵

男孩子是否必须“阳刚”?

侯爱兵

发于《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219

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将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 所谓的“阳刚教育”适合吗? 男孩子是否必须“阳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媒体和网友对此展开了热烈辩论‍‌‍‍‌‍‌‍‍‍‌‍‍‌‍‍‍‌‍‍‌‍‍‍‌‍‍‍‍‌‍‌‍‌‍‌‍‍‌‍‍‍‍‍‍‍‍‍‌‍‍‌‍‍‌‍‌‍‌‍。

有阳刚之气,才是乘风破浪的好少年

赞同者说:“男孩子还是得阳刚一点,不能被日韩流带偏了,有些男孩子太娘了,确实得管管了‍‌‍‍‌‍‌‍‍‍‌‍‍‌‍‍‍‌‍‍‌‍‍‍‌‍‍‍‍‌‍‌‍‌‍‌‍‍‌‍‍‍‍‍‍‍‍‍‌‍‍‌‍‍‌‍‌‍‌‍。 阳刚之气是坚强勇敢、阳光自信、奋发向上等美好品质的‘合集’,在青少年成长路上,这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钙质。 少年强则国强,养成阳刚之气,不只是身体素质的锻炼,更重要的是精气神的涵养。 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自立自强,这才是乘风破浪的好少年。 

此论直指当今好多男生越来越“娘”的现象,由衷肯定和赞美“阳刚之气”的作用和意义,无热血阳刚,不青春少年,无疑,阳刚之气,是让男孩成长为敢作敢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重要条件。 因为有了这样一种阐述和分析因果关系的论证,使得此论站得住脚,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阳刚之气不是简单的“行为男性化”

反对者说:“强调注重阳刚之气是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人的个性应当多种多样、百花齐放。 男性在风度、气概、体魄等方面表现出刚强之气,是一种美,但阳刚之气并不等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 教育因材施教无关性别,‘阳刚’无关男女,不应该是为了培养‘男人’‘女人’,教育就是在培养‘人’,培养人的担当和责任感。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让身体和心智一并健康成长,才是最该被关注的。 

此论辩证性强,重在求本,拨云见日地指明“阳刚”的本质不是男女性别特点,而是外有健康强壮的体魄,内有阳光坚韧的品格,受得了艰难挫折,扛得起责任担当。 因为有了这样一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论辩分析,使得此论深得其要,让人产生认同感和共鸣感。

培养阳刚之气有必要,但对立面不应是女性化

也有网友辩论说:“培养阳刚之气有必要,但对立面不应是女性化。 男孩不可以柔弱吗,男性也有阴柔之美,女子也能不让须眉。 女性化这个词怎么在他们眼中就成为一个贬义词了? 男性女性化有什么错误? 古代的时候,战争的时候,大部分男性要打仗、耕田,社会只允许男性如此,因为要保家卫国。 但现今,发展了,有更多可能的机会提供给了男性,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女性化自立自强,过得幸福。 这有什么不好吗? 顺其自然可以吗? 社会才是真正的熔炉。 

此论思想开放,在观念上破旧立新,通过引古论今,论证了男女性别趋同是历史必然,随着社会的趋同化,会使得男性女性工作趋同,性别界限不可避免地会逐渐模糊,面对这一规律,男性女性化或者女性男性化都无可厚非,不要再用非常刻板的两性观念去“套人”识人。 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对当今现实生活和规律的揭示,使得此论颇有其理,也能收获人心。

正所谓“理不辩不清,道不辩不明”,激辩还会继续,但应厘清一个基本概念,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特长和性格,“阳刚之气”作为一种气质,作为骨子里的品格,不仅仅是男生需要,而是每一位青少年都应当积极拥有的一股精气神。 而且这种精神是内在的强大,而非简单的外在,所以更不能设置单一的评判标准,然后强制“纠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