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偷贼不偷
(2010-03-02 10:45:01)
标签:
贼不偷爸爸春节西红柿天伦之乐绸缪情感 |
分类: 家春秋 |
“贼不偷”是一种颇为罕见的西红柿亚种。柿子通常个体比较小,又圆圆的,拿在手里象一个小皮球,堪盈一握。“贼不偷”少年时期呈青色略带西瓜粉色,通常是上粉下青,下半部还要绽开一些放射状的深绿色花纹。这时候品尝一下,柿子味略淡,却别有一番莫名其妙的清甜。咬在嘴里尝到的更多是一种花的清香和春天的味道。随着柿子逐渐成熟,通体变得太阳一样饱满浓烈的颜色,红中略带些橘黄的光泽,顶上一个小圆疤,像是罗马万神殿穹顶开的小天窗。柿肚已经变成义无反顾的亮橘色,曾经的墨绿花纹现在只留下一些抽象画般的痕迹。这个时候的柿子握在手里,鲜鲜软软,饱饱胀胀。手指微加施力,仿佛就有柔软而艳丽的生命要喷薄而出。柿子的香味也变得有攻击性,略置于鼻下一嗅,一股鲜得生猛的味道袭来,我不禁想起《诗经》新婚绸缪篇的尾句 —“子兮子兮,奈此良人何”!(意即:哎呀,哎呀,你这美好的人儿啊,我该把你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赶紧咬上一口。那…… 才是人间绝品。一个小小的柿子对自己一生所有阳光,水,空气和土壤的记忆,都在这一口里。这样的相遇,鲜得有些刺痛。
“贼不偷”罕见,皆因只在沈阳个别菜市场里的个别摊位才有出售,据说还是长途跋涉从大连运来的。其价格也颇为不菲,小小柿子居然卖到20元一斤。这个价格和“贼不偷”的低调外表估计让大部分人嗤之以鼻,却也有少数识货者趋之若鹜。我是托了我老爸的福才结识了“贼不偷”。爸有糖尿病,所以只能吃些含糖量不高的水果解馋。我虽然什么都能吃,却受他影响,独爱这一口。每次春节回家,爸都会献宝一样地显摆他新鼓捣到的“贼不偷”(好像只有冬天才有卖)。看到我大快朵颐的样子,他老人家笑得就无比畅快。然后呢,吃着吃着,我当然就上了瘾。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我每天都惦记着我爸那点儿西红柿,贼不偷我偷。而且大家都知道,偷来的东西才更鲜更有味儿呢!老爸看着他的库存一天天明显下降,终于开始有点抓狂了。不过每逢有喜欢的客人或友人登门拜访,他还是要特别天真可爱地献宝。人家喜欢,他也高兴。人家不喜欢,他暗自郁闷:“咳,咋整地又浪费了一个!”最搞笑的是有一次居然被他发现我和妈正在一起偷吃“贼不偷”,老爸满怀激情,气壮山河地对老妈大叫:
“你不是不喜欢嘛怎么还偷吃呢?”
“好啊,你们都偷我的‘贼不偷’。你们太坏啦……”
“你们这群正常人干吗偷我糖尿病人一点小零食?!!!”
我爸一边吼我们,一边咧嘴笑着。偷吃的人被当场抓获,有点不好意思,也坏坏地笑着。家狗小二见有热闹,也转着圈儿围着人跑,一边跑,一边跳,还一边叫。四人一狗笑作一团。
这“贼不偷”带给我们的欢乐倒真是贼也偷不去。
春节刚过,我张罗着回北京赶论文,老爸老妈在我离家的当天早上驱车菜市包圆了那家剩下的所有“贼不偷”,带给我回北京吃。我每天只舍得吃一两个,不过一个星期过后也见底了。是以本人慌忙为“贼不偷”作传记,以飨读者,并为“贼不偷”明志。
。。。。。。
人生百年,转瞬即逝,那些大喜大悲,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反正大喜中往往苦乐参半,而大悲中诸多不舍也终要屈服于无可奈何四字。真正记得住的和应该记得住的倒是平日里一些小小的感动和乐趣。譬如二三十年后蓦然回首时,还有“贼不偷”小小一个西红柿。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