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词赏读七十九《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

(2010-10-24 18:25:18)
标签:

临江仙

滚滚长江

东逝水

杨慎

文化

分类: 诗词

古诗词赏读七十九《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注释

  ⑴淘尽:荡涤一空。

  ⑵渔樵:渔翁和樵夫。

  ⑶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

  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公元1511年(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公元1524年(嘉靖三年),众臣因“大礼议”,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因他居滇30余年,“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而杨慎与妻子黄娥的忠贞爱情是经得起严峻考验的。因为在他俩的生活旅途中,春光明媚的顺境是很短暂的,更多的是漫长的急风暴雨的逆境。当杨慎因仗义执言,遣戍滇南时,黄娥对丈夫不仅毫无怨言,而且深表同情,曲意劝慰,殷勤照顾。黄娥不辞风霜之苦,千里跋涉,亲自护送升庵从北京到云南。嘉靖三年(1524)十二月十五日这个天寒地冻的夜晚,黄娥陪伴着骨瘦如柴,身带枷锁的杨慎,行至江陵的驿站门前,他看到妻子风尘满面,疲惫不堪,再也不忍心让她向前护送了,力劝妻子回四川新都老家。词云:“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何洲?今霄明月为谁留?团圆清影好,偏照别离愁。”情辞凄楚,催人泪下,深挚凄婉。

  《宿金沙江》描写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对,衬出离愁的痛苦。他临终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诗:"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叙述自己因病归蜀,途中却被追回的憾恨,深为感人。

  杨慎对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都有涉猎。他的词和散曲,写得清新绮丽。散曲〔驻马听〕《和王舜卿舟行之咏》,写月下舟行幽景,江天一色,月光如水,并畅想驶入长空银河,意境优美,记叙细微。他的长篇弹唱叙史之作《二十一史弹词》,叙三代至元及明季历史,文笔畅达、语词流利,广为传诵。他的散文古朴高逸,笔力奔放。

 

   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凭添万千感慨。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滚滚长江,汹涌东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飞溅,千古英雄在个中湮没不闻。对也罢,错也罢;成也好,败也好,功名,事业,一转眼的工夫就随着江水流逝,烟消云灭,不见踪影。只有青山仍旧矗立眼前,看着一次又一次的夕阳西下。

  词的开首两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

  “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观。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下片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词似怀古,似物志。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此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临江豪迈的英世伟业的消逝,像滚滚长江一样,汹涌东逝,不可拒,空留伟业。尽管当初英雄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但曾经的浴血厮杀,曾经的金戈铁马,已随时间远去,一切成败得失功过是非都已经过去。

  杨慎的这首《临江仙》数百载之下,犹自慷慨激昂。淡语深刻,绝非一般的文字技巧所能达到,但又非要凭借举重若轻,漫不经意似的文字功力不可。这或许就是所谓“技进乎艺,艺进乎道”的境界。

  杨慎不是生来命运多舛,而是曾经那样春风得意——宦家子弟,高中魁首,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富贵家学,生而拥有;功名爱情,唾手可得。然而一切的一切在转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再想回到从前平静的生活,再想回到美丽的故乡,已经不可能。

  天赋的才华加之别样的人生经历,使得他拥有更加深刻的人生感悟,使他的词更加体现出淡语深刻,举重若轻的浑然大气。正因为杨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来,令无数读者产生心有戚戚的感觉。

  既然“是非成败”都如同过眼烟云,就不必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渔樵,与秋月春风为伴,自在自得。 

  青山不老,看尽炎凉事态;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付。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总会在奔腾中沉淀下些许的永恒。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286635.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41819.htm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wenxue/2007/20071113631763.html

 

 

廿一史弹词  长篇弹词。明杨慎作,清张三异注。
  以正史所记的事迹为题材,用浅近文言写成。唱文均为十字句,后再系以诗或曲。其一段略似一回,体例与后来的弹词相近,故亦可视为近世弹词之滥觞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一
  第一段 总说 西江月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二
  第二段 说三代 南乡子
  携酒上吟亭,满目江山列画屏。赚得英雄头似雪,功名。虎啸龙吟几战争。一枕梦魂惊,落叶西风别换声。谁弱谁强多罢手,伤情。打入渔樵话裏听。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三上
  第三段 说秦汉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
  前人创业非容易 后代无贤总是空 回首汉陵和楚庙 一般潇洒月明中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四
  第四段 说三分两晋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
  妙笔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争名夺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结果。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五
  第五段 说南北史 清平乐
  闲行间坐,不必争人我。百岁光阴弹指过,成得甚么功果。 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疎柳啼鸦。王谢堂前燕子,不知飞入谁家。
  飒飒西风渭水,萧萧落叶长安。英雄回首北邙山。龙争虎斗过眼,
  闲看灞桥杨柳,凄凉露冷风寒。断蝉声里凭阑干,不觉斜阳又晚。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六
  第六段 说五胡 点绛唇
  暮鼓晨钟。春花秋月何时了,七颠八倒,往事知多少。 昨日今朝,镜里容颜老。千年调,一场谈笑,几个人知道。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云扰中原。纵横三百有余年,几度交锋索战。 马过生灵虀粉,血流河洛腥膻。耳闻犹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见。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七
  第七段 说隋唐二代 临江仙
  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虎斗龙争。秦宫汉苑晋家营,川源流恨血,毛发凛威灵。 白发诗人闲驻马,感时怀古伤情。战场田地好宽平,前人将不去,留与后人耕。
  追想千年往事,六朝踪迹茫然。隋唐相继统中原,世态几回云变。 杨柳凄迷汴水,丹青惨淡凌烟。乐游原上草连天,飞起寒鸦一片。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八上
  第八段 说五代史 定风波
  雨汗淋漓赴选场,秀才落得甚乾忙。白发渔樵诸事懒,萧散。闲谈今古论兴亡。 虞夏商周秦楚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官褒贬处,得避。不摇纨扇自然凉。
  救济生灵须圣主 保全民命靠英雄
  何时一点天瓢水 洗尽中原战血红
  千古伤心旧事,一场谈笑春风。残篇断简记英雄,总为功名引动。 个个轰轰烈烈,人人扰扰匆匆。荣华富贵转头空,恰似南柯一梦。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九
  第九段上 说宋辽金夏 蝶恋花
  简尽残编并断简,细数兴亡。总是英雄汉,物有无常人有限。到头落得空长叹。 富贵荣华春过眼,汉主长陵,霸王乌江岸。早悟夜筵终有散,当初赌甚英雄汉。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九
  第九段下
  繁华过眼如春梦 断简残编说姓名
  三百余年宋史,辽金西夏纵横。争强赌胜弄刀兵,谁解倒悬民命。 富贵草梢零露,英雄水上浮萍。是非成败总虚名,一枕南柯梦醒。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十
  第十段 说元史 西江月
  山色消磨今古,水声流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 清景好天良夜,赏心春暖花香。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高人解得其中意 淡尽争名夺利心
  细想三皇五帝,一般锦绣江山,风调雨顺万民安,不见许多公案。 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万古称扬赞叹。
  明 纟己弹 词注卷之十一上
  古往今来岁月,龙争虎斗江山。琵琶一曲世千年,瞬息兴亡过眼。 昨日才收残本,今朝重理新编。较前更觉话绵缠,添出许多公案。
  耕田凿井思尧舜 去暴除残望武汤
  势闹朝堂似锦,乱离世界如麻。战场骨屑卷尘沙,闯献千年唾骂。 二百余年兴废,一朝过眼风花。堪啼堪笑又堪嗟,不比戏场诨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