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主妇首次置办年货

(2011-01-27 23:48:56)
标签:

年货

过年

主妇

省钱

省心

开心

杂谈

分类: 豆妈田地

亲子博客推荐之第15  

春节要把多少年货搬回家?

http://www/bb/babyblog/huatidemo/322/idx/2011/0124/U5545P20T322D17F8691DT20110124181425.jpg

导语

春节快到了,节日气氛越来越弄,各大商场已经开始打折促销活动,家家都早早开始筹办年货,年夜饭用的,孝敬娘家婆家的,走亲访友礼尚往来的,给领导客户送礼的,奖励辛苦一年保姆的,犒劳自己的。今年年货你都买了啥,预算有多少,来晒晒吧!

我的想法:                   新主妇首次置办年货

http://s8/middle/5a129889x9aaba3fe95c7&690&690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婚前,每年年底放假回家过年,父母早早地就把年货准备齐全了,所以具体花销我也不清楚。结婚后第一个春节是在婆家过的,那会儿刚刚生完孩子不久,故年货主要由老公和公婆来置办,我也没有操心。2011年春节,是我们婚后的第三个春节,但我还是第一次置办年货,也算是个新手吧!                                                      
  
   自从2008年怀孕到现在,我已经两年多没有上班了。目前,我们家的经济收入只能靠老公一个人来维持。平时,除了日常花销外,小豆豆还要吃奶粉,所以到了年底,我们家的银行也没有太多积蓄。我这个新手首次置办年货,怎么操作才能更省心又省钱呢?
 
年夜饭:
     我们这边人还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年三十晚上不习惯去外面吃饭,感觉没有年味。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在娘家过,到时候随便炒几菜,和家里的亲人围在一起,大家边聊边吃,就很满足了!
 
衣服鞋帽类:
    元旦放假那几天,老公从咸阳回到河南老家去看望父母。给父母送什么礼物呢?今年棉花价格爆涨,羽绒服价格更是高得让人难以接受。但是这个冬天似乎比往年冬天又冷得多,所以我们还是提前给公公婆婆各买了一件羽绒服:给公公买了一件“雪中飞”的,花了499元,给婆婆买了一件“冰洁”的,花了398元。
   
    前几天,我在咸阳又给爸爸买了一件“红豆”羽绒服,花了350元。另外,给弟弟还买了一件“真维斯”的,花了289元。 
   
    前几天给爸爸买羽绒服时,顺便给老公也买了一件外套,花了350元。自己买了一件外套,花了148元;一双靴子,花了178元。
   
    小豆豆的过年衣服可马虎不得,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帽子围巾两件套,花了20元;棉衣外套,花了65元;牛仔裤,花了20元;保暖鞋,花了32元。
 
亲朋好友礼品类:
    我现在不上班,不存在给领导同事送礼,但老公要送,送什么呢?送水果,送什么水果好呢?我娘家这边盛产苹果和梨,但过年天气比较冷,梨不能吃,那就送苹果好了!这样经济又实惠,自己娘家产的,可以白拿,呵呵!
    前几天,老公和同事一起开车回到我娘家,给他们领导同事总共装了8箱苹果。如果在市场上买的话,大概得花350元。
    今年春节不回婆家,所以只走我们娘家这边的亲戚。上周,老公在“人人乐”超市给爸爸买了一个“九阳”牌的豆浆机,花了400元!春节前回家再买几瓶酒,大概需要300元!至于给亲戚买礼物,七大姑八大姨的,总共有13家,大概需要花费800元!
   
压岁钱:
    我们老家这边有句俗话:“娃娃爱过年,老汉怕掏钱”,呵呵!记得我们小时候,过年时收到几块钱压岁钱都要兴奋半天。所以,得给姐姐、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们的孩子们发点压岁钱,让小朋友们高兴高兴。我大概估算了一下,需要500元。
   
    至于蔬菜、肉、干果类,爸爸早就准备好了,我们就不用操办了!
    我这个新主妇起初是本着既省钱又省心的原则,但是第一次置办年货,真有点想省钱但又无法省的感觉,说白了,有点败家了,呵呵!反正一年就一次,也算大出血了!不过,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高高兴兴的,花钱也值得!
 
 
 
 
                
                2011年1月28日截图于新浪育儿博客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