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十六日下午,约了同学,乘公交车去了经过修缮改造后的唐闸古镇。唐闸是我上世纪72年至78年间曾经工作和成长的地方,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唐闸地标大生码头,牌坊上的字为张謇所题。
说起南通的唐家闸,不能不提及张謇先生。1895年起,民族实业家张謇先后在唐闸创办了大生、广生、泽生、大达等数家公司和工厂,建有多所学校和工房,以及职工医院、工人公园等。
张謇先生是我们南通的骄傲,他以毕生精力和心血开创实业和教育事业,走了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救国之路,开拓中国早期现代化,因此南通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唐闸也有了“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之称。
20世纪初,唐家闸工业镇迅速崛起,引起了世界瞩目。据说当年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出,却在南通方位赫然印着“唐家闸”三个字。一个弹丸小镇进入世界视野,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古镇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仍然保留了不少历史遗存。
复新面粉厂与大生纱厂、广生油厂是当时三个最负盛名的工厂。
据说唐闸旧称唐家闸,原为通扬运河上的一个水闸,因附近有一唐姓人家而故名。在水运为主的年代,唐闸的崛起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那时河边停泊着数百艘民船装卸货物;唐闸镇不宽的马路上,满载面粉、棉花以及其它货物的卡车来来往往;街上行人熙熙攘攘,非常热闹。当时的唐闸是相当繁荣的。
仿古街区新民巷,这里有不少为名人故居。
插一曲:那天去是周一,听工作人员说,每周周一唐闸古镇里的展览馆都是闭馆的。当我们走到涉园,见大门开着就进去了。这个江南园林式建筑的庭院,景色不错!我俩就在里面拍了个地方坐下来歇歇脚、拍拍照、聊聊天,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出来时大门关上了。正在我俩不知所措时,突然有个女工作人员出现了,大声呵斥:你们是怎么进来的,我听了没好气的回道:我们是翻墙进来的,咋地。这下她觉得没理(是她失职),即让我俩从偏门走出去了。想想蛮好笑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