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万买断了她的婚姻》一文在首页刊出后,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有博友发纸条询问:那个离婚故事,是否有了新的进展?取而代之的新妇转正了吗?我想之所以能吸引眼球,除了婚姻生活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外,应是600万这个数字起了作用,不能说大家太俗,见钱眼开。而是这桩婚姻的解体,所付出的代价,确非常人所能理解与承受,大多人抱有好奇之心罢了。——题记
南国初夏,热浪袭人。好在午后下了场阵雨,把肆虐的暑气压抑了不少。风过处,有股爽心的清凉,在持续了一个多月无雨的高温蒸烤之后,实属难得。窗口望出去,雨水冲刷尘埃,被洗过的芒果树叶,闪着熠熠的光泽,似乎雨的精灵,已把它们从恹恹的困倦中唤醒,忙着吐故纳新,将那长久以来的郁闷一一散去。
趁着清新的空气,我决定出去兜兜风,跨上那辆红色坐骑,呼地一下冲出了庭院。一直喜欢这风驰电掣般的感觉,微风拂过全身,仿佛置身于广袤的原野,如果给我一片草地,让我就地肆意地躺下,就更妙了。
正美着。于转弯的路口,惊见一对情侣正在接吻,似乎双方要道别,我越过的一刹那,正好是坐在车里的女子把头伸出来,而站着的男人稍有迟疑,便低下头去。光天化日,人来人往,这种我行我素、如入无人之境的超然洒脱之态,看多一眼,令我汗颜,倒像自己的不是了,便赶紧逃之夭夭。恰在这时,我看见了阿贤,在一间豪华会所的门前。
我知道,那是一帮有钱人常去打牌品茗休闲的地方。她刚泊好车,是辆崭新的三菱吉普,见她熟练地关好车门,按下遥控锁,拎着精致的小坤包,转过身,款款迈进了会所的自动门。身着黑色蕾丝长裙的她,透出几分高贵。一年没见,丰满了些,气色还不错。想必她早已走出那段婚姻的阴影,开始了幸福的新生活。
戴着头盔,她未认出我,虽然熟识,但我没想惊扰她,故未停车上前打招呼。何况她知道我和她婆婆时常往来,见了面,多少会让她有些尴尬。
写完那文之后,我才了解到:阿贤离婚时拿走的,其实是630万。这额外30万,却让我看低了她。源于一件小事,不知情的公公说了她两句,她私下马上加码,直到男人回家和母亲说起,希望大家那段时间客客气气对阿贤,即使她动手打人,也不要出声,家人这才了解到他俩势如水火、已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半月前,婆婆的第四位孙子终于诞生了,是个含着金匙出生的小子。前后花了八万,辗转粤港,拿的是单程证,落地就是正宗的香港公民。明知超生,计生委、居委会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没有权利干预。这就是当今富豪们玩的伎俩。用钱铺路,没有什么搞不掂。
年轻的客家女子,生下一女二男,自然成了家里的有功之臣,但地位依然未有转变。精明的婆婆,仍未同意他们补办结婚手续。钱的魔力,让没有名份,也变得坦然。男人事业得心应手,守着小自己22岁的女人,中年得子,儿女绕膝,尽享天伦之乐,春风得意,其乐融融。
老人家仍掌管着公司的财政大权,是营业执照上的大股东。七十来岁的人,却显露出与年龄不符的矫健身体与敏捷思维。让人钦佩,令我叹服。喜得两位男孙,逢人便是未语先笑,更显亲和。
整个离婚事件,没有谁对谁错,各取所需,亦难分胜败。感情没了,了断是必然,何况获益巨大?故阿贤的失落,也仅在一时。如坚持下去,会输得更多。拿着630万,她一定比以往过得舒坦。
光阴如水流逝,在无数个琐碎平凡的日子里;悲欢离合的故事,每时每刻在世界各地、类似地上演。生活是万花筒,每个人的追求决定了各自的活法,但愿阿贤在未来的日子,活得精彩,活出自我。
相关链接:《六百万买断了她的婚姻》
【晚风参加了“新形象、新希望”主题征文活动,
参赛作品《故乡的原风景》期待您的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