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不在技术上——人道力量成就智利救援奇迹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论 |
(续前)
见证人道力量成就的智力救援奇迹
23日,在智利营救矿工上起关键作用的救生舱“凤凰一号”从地球另一端运抵上海,在4名智利宪兵的守护下,安放世博会智利馆,救生舱背后墙上是来自救援现场的照片。智利馆馆长豪尔赫·伊格莱西亚斯说:“全世界没有比上海世博会更适合展示这个救生舱的地方了,我们希望中国游客以及全世界都能见证这个救援奇迹的装置。”“救援成功不只是因为技术,更是一种人道力量。”
馆长先生口中“奇迹”,绝非中国语境下沦为腹诽、揶揄对象的语词所指种种。他们实现的是史上地底最深处救援。其难度,用地质学者马卡丽娜的话来说,智利矿工受困初期,人们曾认为将他们活生生救出的可能如同“在地下700米处拿双管猎枪打一只蚊子”。智利总统幕僚也持很悲观的看法,所以,当总统皮涅拉得知33人都活着的消息后,幕僚劝他不要直接参与进这场风险太大、不可预知的救援。
但最终,全世界通过电视直播见证了一场货真价实的救援奇迹。成就奇迹的,如馆长所说,是技术,更是人道的力量。
科学、技术在救援中的运用,人们叹为观止。参与救援的中国工程师郝恒也甚为感叹。而特别打动很多中国人的,是“人道的力量”和使人道力量得到保护、成长的现代政治文明。这体现在整个救援过程中大小事项和每一环节之中。
全程开放的新闻报道、不被遮蔽的被困矿工姓名等等,在智利营救和他国同类事件中其实通行的做法,对我国来说是欲求而不得,很引起热议。
更触动人心的是智利被困矿工家属情况。矿难发生后,闻讯赶来的被困矿工家属在现场搭建帐篷、安营扎寨,70天守在那里。不被驱赶、不被维稳,他们全程注视和监督着整个救援进程,组织起来向矿主、公司、政府三方索赔。而未听幕僚劝告的总统皮涅拉,几十天中,只要可能,都坚持到现场,了解进展、安抚家属,听取家属的意见和要求。
对井下矿工,科学的食品调配、来自多个国家的专家每天对矿工们进行健康辅导、心理辅导,甚至指导矿工们获救后如何面对媒体、面对个人和家庭生活变化……种种细节都在告诉人,什么叫“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除这些之外,还有一个细节感人至深:井上井下,亲人之间每天通过那个直径十厘米的物质输送管道互通信件,这无疑是被困矿工能得到的最大精神支持。22日“锵锵三人谈”时窦文涛还有一说:9月19日那场智利与乌克兰的足球赛是特地为33位矿工安排的……
升井的前一天,智利总统皮涅拉在微博上写道:“经过68天的担忧和盼望,关键时刻已经来临。愿上帝与矿工和救援人员同在。”而救生舱命名为“凤凰号”的意思,智利总统皮涅拉这样说,这场营救行动代表了“真正的重生”。他所说“重生”,是被困矿工的重生,也是智利的重生,用第二位升井矿工的话来说,是“智利必须有所改变”。
中国呢?有报道说,借鉴智利经验,山西五大煤企在开建井下避难所。但我国矿难是体制性的,是政府一味追求GDP、企业一味追求利润而忽视工人安全的结果。这样性质的问题不是单纯采取一些技术手段能解决的。如果不珍视人,继续视工人为实现GDP的工具,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然而,是不是珍视人,既不能看口头宣言,也不可依赖身居高位者的个人心性或为人,而只能通过建设好制度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