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尔夫杆身重量与挥重的差别和选择次序

(2014-12-13 09:14:19)
标签:

体育

分类: 球记
上半年因为手腕受伤,换了碳素杆身PING I25,原厂杆身,继续打T标的两层球。偶然的机会,一个三杆洞突然来了一个念头,换了颗PROV的三层球,以I25 的铸造杆头,打出了无比甜蜜的手感和声音,那种反馈如此难忘,以致于下了场之后立刻买了N盒三层球,接下来的几场球都是如此的手感,碳素的PING留在上海,回来新加坡,打老的i15铁杆身,那种感觉就没了。

网上诸多文章介绍球杆的挥重,看得半懂不懂,我估计多数作者也不懂,于是又参考了英文的文章,还是差不多。为了搞明白,起身去球具店,换了个靠谱的师傅,该师傅在握把处加了长短不一的铅条。回到家,自己反复比较该铅条的作用,逐渐明白了挥重的含义和球杆整体重量对球员的影响

1,一位球员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体重量的选择而不是挥重,整体重量主要取决于杆身,碳素,轻钢,重钢,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体能,一个速度快力量不大的选手要选轻的杆身,否则力量的不足影响了速度的发挥,导致完全没有杆头速度,我自己就属于该类。
2,还有人力量大,但速度慢,(这种人很多,体格很好,速度慢基于无运动天赋,不会正确的放松,肌肉群协调性差,不会发爆发力),适合打重杆身,要选挥重大的以补偿流畅性的缺失。
3,挥重的选择看个人喜好,完全可以买些铅条回家体会,我理解挥重就是握把感,挥重轻(握把加了铅条),握把感强,杆似剑,能感觉握把的重量,杆身的存在,挥动流畅,适合中长铁杆,发力感为抽击。挥重大,杆头感明显,适合半挥多的短铁,长草击球,适合重击(无速度的击打)。
4,职业选手通常选用重杆身,该钢身刚性极强,选择D3的挥重在概念上已与业余不是同样的考虑了。
5,我个人的选择是要能同时感觉到握把的重量感和杆头的重量感,比例大概为握把40%,杆头60%,该百分比为感觉描述,无测量依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