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有氧心率训练法
(2014-05-21 22:07:33)
标签:
两种越来越事实计算器不用 |
分类: 修身养性 |
而新的训练哲学是要在提升运动能力的同时也增进身体健康,主要的几点建议如下:
2. 训练时跑得更慢一些,使得有氧耐力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在比赛中跑得更快。 【MAF训练法的主要理论】
3. 穿缓冲保护更少的鞋子来防止受伤。【最新流行的赤足跑观念】
4. 不要拉伸,要强调热身和cool
down的重要性(拉伸是强迫关节韧带做一个超出它正常运动范围的弯折,看似见效快,长期有害。正确的做法是通过10-20分钟的热身使身体达到训练或比赛的状态)。【这种观念有点非主流】
5.
均衡饮食,要摄入足量的脂肪,少吃精细碳水(淀粉类食物)。过多碳水类食物会扰乱激素的分泌,损害耐力【又一个非主流的观点,传统看法是以高碳水食物为主,适当蛋白及脂肪。】
6. 不要吃合成的营养品(药片)
7. 多在室外阳光下训练
8.
要在过训练初级阶段的时候就有所察觉和意识(主要通过心率的数据),并改变训练方式(通常是降低速度)。这个阶段往往身体本身没有任何感觉,但是如果不加控制接下来就是受伤
9.
年龄不是问题。有氧能力可以不断提升,即便过了40、50甚至60岁,只要训练方式得当。所以不要把耐力项目成绩的下降归咎于年领的增长。【耐力运动确实受年龄影响比较少~~】
所以这种方法和传统的训练方法并不是两种并列的方法,而分别是新的和旧的方法,训练耐力和非耐力项目的方法。其实即便只练有氧,中短距离的速度也是有提升的,
MAF的理念是平时大多数时间只练有氧,主要通过比赛来练无氧,这样长期的在有氧和无氧能力上的进步才是均衡的。
MAF180心率公式是Dr. Philip Maffetone发明的,他曾经是铁人三项选手Mark Allen和Mike
Pigg的教练。尽管这一公式已经二十岁了,并且看上去不是很“性感”(是作者知道的,唯一不需要计算器的心率计算公式)并且这一方法不需要LTHR测试,VO2
Max测试,非常简单直观。
通过如下方法计算最大有氧心率(Maximum aerobic heart rate):
1. 用180减去年龄(180-年龄)
2. 根据健康状况调整计算结果
1). 如果你患有严重疾病或刚刚康复(心脏病、高血压、刚做完手术或刚刚出院。。。)减去10
2). 以前没有锻炼过,断断续续锻炼过或者受伤了最近没练,或者每年感冒、流感超过两次的,有过敏症状的。减去5
3). 坚持每周锻炼四次以上并超过两年,而且没有之前所列问题的,不用调整,保留180-年龄
4). 如果超过两年坚持比赛的,没有上述症状并且比赛成绩持续提升的。加5
在训练时,保持在最大有氧心跳-10的区间,例如最大有氧心跳145,训练时应该保证心跳在135-145区间内,并且尽量接近145。在基础训练阶段,为了达到最佳训练效果,所有的训练都应该保持心跳小于等于最大有氧心率。随着身体有氧运动能力的提升,你将可以在相同心率下跑得越来越快。注意,有氧训练基础阶段需要12-16周的时间,在这个基础训练期间,所有运动时的心率都不得超过自己的最大有氧心率。当有氧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以后,与动员可以开始无氧训练。有些情况下或时间不允许时,无需进行无氧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够不够颠覆?连续12-16周的最高有氧心率下慢跑,完全没有任何速度训练】
MAF180训练法的在生化方面的另一大好处是:同更高心率的训练相比,自由基的产生被最小化。自由基会导致退步、发炎、心脏病、癌症以及衰老。
用运动“管理”心跳,要注意什么?
如何测静息心率呢?一般自测脉搏就可以了。早上起床前,用食指和中指按压在脉搏上,测算一下一分钟内脉搏跳动多少次,也可以简单测算一下10秒钟内跳动次数,再乘以6。但是有房颤、室性早搏等病人,可能会造成脉搏和心率不一致。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科钱卫冲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老年人家里都有电子血压计,上面都会显示心率,早上起床前就可以拿出来测一下。
静息心率过快不好,同样过慢也不好。若每分钟少于45次,提示可能存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有引起心脏停搏的危险,也需引起重视。那么有什么办法能使静息心率保持在60次左右?
首先是靠运动。常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有氧运动,使心功能得到锻炼。鼓楼医院心内科李锡明主任医师说,一般来说,运动心率也是有讲究的,一般运动心率是“170-年龄”,比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为宜,超过说明运动量过大,达不到也起不到效果。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每次最佳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
其次是保持适当体重。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同时还要注意戒烟与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