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莫武1969
莫武196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37
  • 关注人气:1,2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法:临《争座位帖》

(2010-04-16 20:10:59)
标签:

颜真卿

争座位

临摹

生纸

帖学

文化

分类: 我的书画印

http://s16/bmiddle/5a095e05g73a29d306b3f&690

临颜真卿《争座位帖》  23.6*34.4cm  广西纱纸,冯良才制松烟  2009年

http://s5/bmiddle/5a095e05g73a29d369c64&690
局部1


http://s3/bmiddle/5a095e05g73a29d2a5ca2&690
局部2


http://s1/bmiddle/5a095e05g73a29d3e3080&690
局部3

这几天整理画室,从累积的废纸中翻检出来的一张广西纱纸上临的颜真卿《争座位帖》,只知道应该是去年写的,但不记得具体什么时间了。写的不算好,只是很随意,前三行还比较小,后面的笔锋压下去了,字也写大了起来。去年小行草类的临帖,几乎没留下来,这件留下以后看吧。

细看旧作,用的笔,应该是新开的狼毫,锋硬,长且尖锐,所以有些笔画的出锋太尖太长,圭角也多了。我一直想找类似晋唐笔那样中截肥而前端突然尖锐的笔,一直没有见到当代有这么制笔的。纸用的广西纱纸,其实属于皮纸类,倒是接近元以前的纸。米芾见过《争座位》原迹,《书史》里说:“《争坐位帖》是唐畿县狱状捶熟纸。韩退之以用生纸录文为不敏也。”的确,古人很少用生纸写字,尤其是写尺寸较小的字的时候。

我有一个比较极端的说法:“生宣纸上无帖学。”因为,古代帖学的经典作品,无论楷行草,大不逾寸,一直到董其昌,几乎不用生宣纸。纸太生,则帖学所擅长的笔上花哨动作做出来时,点画已成墨猪。我看过沈尹默的墨迹已不知其数了,他写在生宣纸上的作品,都非常认真,但大多笔迹迟滞,可以说无一佳作。倒是有时写在毛边纸上手稿,或者是在别人裱好的手卷册页上跋尾,却往往笔致鲜活有神采。其实是因为这些纸没那么生,墨的渗化没那么厉害,帖学所强调的用笔的丰富性才流畅起来。当然,大字行草则写在生宣纸上尚无大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篆刻:日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