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2020-03-20 10:01:34)

初探“新基础”

:“特别欣赏叶澜教授对教育的诠释:‘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她认为:学校是教育的生命场,教师是生命的点化人。”

她在一次演讲中曾说到:

中国文字可单解,又可组合解。“教育”这个概念,可以先从单字意义上进行分析,然后合起来对两个字进行界定。这种方式及相关内容的独特阐述,可称为关于“教育是什么”的中国式表达。

“教”是与“学”相对应而言的,“育”是和“长”相对应而言的。

“教天地人事”是用大自然和人类文明的财富,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教育中认识外部世界,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等重要的基础性任务。

人具有理性和自我意识,人本身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分裂是人的内在世界与人的生存之间的矛盾。教育应志于解决这个生存矛盾,“教”让人认识外部的“天地人事”,“育”则让人长出内在的“生命自觉”,由此,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有可能从分裂转化为复合、理解、协调且自主的生存方式。

“天地人事”是中国经典的常用表达,包括自然界和人界的各种现象与规律。就教育中的内容而言,“天地”指的是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大量学科;“人事”指的是与人文社会学科相关的许多学问。人活在世间需要知道世间之事,但是人非生而知之,而是需要学而知之,需要教育。无论是教“天地”还是“人事”,都要揭示内在的规律与逻辑。

而“育生命自觉”是教育中指向内在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使命。“生命自觉”主要包括:热爱生命和生活,愉悦、接纳自我,具有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具有反思自我,在人生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信念和能力;具有策划人生、主动把握时机、掌握自我命运的智慧。“生命自觉”是教育最高境界的追求。所谓“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我认为叶澜教授的这段论述,将教育的核心阐释得非常清晰明白,“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为一位合格的老师,不仅能教孩子们学好“天地人事”,更重要的是能启发他们生命内在的觉醒。这种内在觉醒的开启才是真正的教育核心所在。遗憾的是,这方面恰恰是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所忽视的地方。如今,我也是一位老师,作为老师,我会时时提醒自己,自己身上的责任: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