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考语文 |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答卷思路
一、基础
1.古诗文默写
第1题为古诗文默写,本题是广东省省命题考卷的必考题,有如下特点:
(1)考查范围均为考试大纲规定的篇目,题型为直接默写型与理解运用型相结合。其中直接默写题有4题,只有1小题是理解运用型默写,最后一题为整篇或补充完成的默写考查,考查的句子多为名句并体现出对难字的考查。
(2)题量为5个小题,共10分。评分要求为每小题错、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改卷均为电脑阅卷,要将试卷进行扫描,同学们在答题时注意不要乱涂乱改,书写一定要清晰、规范,避免扫描进电脑时因字迹不清楚而失分。
(3)绝句、律诗和词是考查重点,所占分值一般为5~8分;整首或补充完整的默写主要考查绝句、律诗或词。
2.字词积累
第2题为字词积累,常考形式为在四句话中拼写出四个词语。主要有如下特点:
广东语文中考的字词积累注重对课文词语的学习与掌握,所选的四句话均出自课文,涵盖了初中七、八、九三个年级,所填的词语均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或者是课文注释中出现的词语。同学们在复习时要将课后 “读一读,写一写”和课文注解中的词语熟练掌握,做到“字字过关、词词过关”。书写汉字,要做到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对一些常用的同音异形词、形近词语都要特别注意。
3.词语运用
第3题为词语运用,题型为选择题,判断词语运用的对错。主要有如下特点:
考查涉及的词语多为常用词,包括成语、俗语、关联词语等。试题设置的语言情境,或是涉及当下的社会热点,或是与地方文化相联系,或是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
4.修改病句
第4题为修改病句,考查方式为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修改不正确的一项。近几年考查较多的病句类型为: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重复啰嗦、句式杂糅、前后矛盾等;修改的方法主要为增、删、调、换。
5.仿写句子
第5题为仿写句子,近年来各地中考仿写句子的试题中,最经常涉及的修辞方法是比喻、排比、比拟(拟人)、对偶等。仿句难度较大,要答好这类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审清题干,明确仿照内容;(2)找全其模仿点,确定陈述对象。
二、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广东省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题有以下特点:
(1)考查内容均出自考纲所规定的篇目。
(2)题型主要为:文言词汇解释或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题、内容理解填空题或简答题、综合分析选择题。考查词语理解的题型主要有词汇解释题和词汇选择题两种,考查内容理解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选择题三种。从中考的命题方向来看,命题者对考查题型的选择比较灵活,与考纲中出现的题型示例有较大出入,但考查点与考纲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备考时要对重点知识进行全面复习,不能只练习考纲中出现的题型,有可能考查的题型都应进行训练。
(3)考查点主要有三类:词语理解;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备考时要注意熟悉课文,全面掌握好这三类知识,只要掌握好了这些文言知识,考查什么题型都可以顺利解答。
(4)从2014年开始课内、外文言文都在正卷中考查。从考查题型来看,课、内外文言文不重复,如“词语理解”课内文言文考填空题,课外文言文考选择题;“内容理解”课内文言文考选择题,课外文言文考简答题。
6.词语解释题
从考查内容来看,主要考查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同学们要在平时扎扎实实地掌握课文字词,重视课文下面的注释。并要注意整理归纳文言词语。将零碎的知识点整合为集成块,形成新的“知识链”,拓展而成“知识网”。
7.文言翻译题
备考时应注意:忠于原文,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兼顾句式,不能任意扩充;积累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加强文言字词的准确理解;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为留、补、调、换、删。
8.综合分析选择题
综合分析选择题中的选项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的内容分析、写作特色、文章主旨、语句赏析、人物形象等。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真正理解、注意细节”,反复比较各个选项的表达,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对模棱两可的答案一定要联系选文仔细斟酌,最后用排除法来确定答案。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广东省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有以下特点:
(1)从2014年开始,课外文言文阅读不再以附加题的形式出现,而是作为正卷阅读部分的第二大题,分值也调整为9分,共3小题。考查题型与课内文言文形成互补的趋势。
(2)从考点来看,主要有下列考点:词语理解;文言翻译或断句;内容分析;人物评价;阅读启示。
(3)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迁移能力,要求考生充分运用课内所学知识,迁移到课外文段中。
(4)从选材来看,多为短小精悍、生动的文言文,以叙事为主,有一定的故事性,内容多数是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劝谏讽喻、聪明机智、世态人情、人物春秋、美德佳行等。
9.文言词汇选择题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词汇积累,要求理解的词语出自文段中,但会联系到教材课文中的句子。解题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代入法,把原句中该词语的意思代入另一个搭配句中,看是否解释得通,以判断异同;二是排除法,根据记背分析比较,排除异类选项;三是词性法,即根据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词性,判断两个词的意思是否相同。
10.文言断句题
文言断句题可遵循以下的规律来答题:
(1)理解句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理解句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通读全文,明白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句意。
(2)借助标志词断句
文言文中的对话、引用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句首发语词“善哉”、“夫”、“盖”、“其”、“然”、“则”、“然则”、“岂”、“安”、“既”、“既而”、“故”、“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等词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都要断开。
句尾语气词“者”、“也”、“欤”、“哉”、“乎”、“耳”、“焉”、“耶”、“矣”等词常用于句末,一般可以在其后面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其他词语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前后一般就不断句。如果“而”字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且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就应断开。
(4)借助语法结构断句
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11.阅读启示题
解答阅读启示题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紧扣原文。在准确、深刻地理解原文的内容、主旨、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2)从题目或文中议论抒情句得出。如果阅读的选文有题目,要认真分析题目,往往题目就包含着重要信息。另外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也会揭示一些道理,可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道理说出来作为答案。
(3)联系实际。谈感悟启示一定要联系文本和生活实际,才能言之有理有据。“生活实际”可以是个人实际,也可以是社会实际等。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有两类文章,一类为说明文,一类为议论文。广东中考近三年均考查议论文阅读,打破了往年轮流考查的规律。下面我们介绍下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考查特点:
【议论文】
广东省中考议论文阅读题有以下特点:
(1)考查的选文来自课外,内容上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既考查考生议论文阅读能力,又对考生进行创新、坚韧、谦逊、反省等方面的品格塑造及完善修养的教育。题量为2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0分。
(2)广东中考议论文考查的主要题型有:
选择题(常考查内容的理解,事实或道理论据)。分析概括文章的分论点(或段落的中心句、观点)。概括(或选择)文章的事实论据,分析其作用。分析议论文论证的严密性,并简要说明。归纳段落论述的内容,分析论证思路(过程)。议论文语言的考查:a.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或分析词语的作用;b.对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c.补全文中空缺的词语或句子;d.从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语言的特点和效果。结合生活实际,发表观点或看法。
【说明文】
广东省中考说明文阅读题有以下特点:
(1)阅读选文适合初中考生的知识水平,文字浅显,内容易懂,专业术语不多。基本是生活常识、最新时事热点、科技成果、自然生态、人类环境、民俗文化等方面的文章。以读懂、理解选文介绍的科学知识为主。
(2)广东中考说明文最常见考查方式:
考查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判断说法的正确性。(选择题)
关于文章标题的考查。
说明文语言的考查。如“加点词能否删去(能否替换、有何作用等)”
把握文章大意,从中提取重要信息。
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探究。
谈谈认识和看法。
【解题技巧】选择题是实用类文本的重点题型,解答选择题可用如下方法:一看题目,回归原文,兼顾前后;二析说法,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对选项涉及的内容来进行分析;三判定,即逐项具体分析后,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广东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有以下特点:
(1)文学作品阅读是广东中考每年必考的阅读题,题量为4小题,分值为17分。
(2)从选文的特点看,选文多为富有时代气息的小说或叙事散文,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回忆或描述成长经历,故事多以青少年为主人公,主题有浓厚的人文关怀,能给考生正面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3)从考查的能力来看,主要考查了以下几种能力:对主要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对写法的分析能力,对语言的品析能力,想象能力,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感悟能力,对文章感情的把握能力。
(4)广东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最常见的考查方式:
对字词句的考查:
a.理解词语的含义;
b.体会词语的妙用或表达效果;
c.从结构和内容方面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d.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赏析写作技巧:
a.表现手法;b.语句赏析。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开头、中间、结尾段的作用。
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题:
a.分析并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行文顺序、线索);
b.概括段落或文章的主要内容;
c.把握文章大意,筛选重要信息;
d.结合全文(段落)进行探究概括;
e.概括文章主旨(主题、含义)。
对人物形象和作者情感的考查:
a.分析概括人物的形象品质;
b.分析文章人物(或作者)的情感;
c.分析作者对文中人物或事件的看法和态度。
开放拓展类:
a.根据文章内容写一段心理描写的话(句子);
b.结合自身经历,谈感受、感悟、理解、启示。
三、作文
广东省卷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形式比较青睐于半命题,从2013年的“那儿, ”,2014年的“ 是我制胜的魔杖”,到2015年的“特别的 ”,无一例外都是半命题作文。与前两年一样,题目前依然有一段导语,这段导语兼顾了命题人的指引方向和我们的自由选择。与前两年相比,2015年的半命题作文“特别的 ”更贴近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附加题(名著阅读)
广东中考名著阅读有以下特点:
(1)考查考纲规定的12部名著。12部必考名著可分为小说类、散文类、传记类、戏剧类、诗歌类,同学们复习时可以分类来阅读。近几年考查都是以小说为主要命题对象,并且中外名著隔年考查。(本书后面的模拟题以重点考查方向来选择训练篇目)
(2)从2014年开始名著阅读作为附加题考查,分值为10分。从选文方式来看,名著阅读命题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单篇阅读”,即选文的内容出自一部名著,近些年考查的均为单篇阅读。一类为“比较阅读”,在2014年考纲题型示例中出现的新题型,即从两部名著中分别选取一个片段进行比较阅读,选取的这两个片段一般有关联点。比较阅读2014年中考虽未考查,但从命题趋势来看,这是考查的一个重点方向。
(3)最常见考查方式: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国籍、代表作。情节概述:简要概述文段的情节或主要内容;简要概述所选文段以外的相关情节或主要内容。艺术特色(语言特色):赏析语言特点及创作艺术手法等。人物评价:有两种考查方式,a.根据文段中具体的人物描写和情节描写,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对人物进行评价等;b.结合选段外的内容,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对人物进行评价等。主题探究:能根据文段情节并结合作品内容,探究作品的主题思想,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等。感悟体验:根据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段情节,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