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标记
杨标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699
  • 关注人气:3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2016-04-08 07:57:00)
标签:

2016年

广东省中考

语文

试题

试卷

分类: 核心素养

2016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说明: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
(24)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1)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

(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

(3)《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4)眼见的吹翻了这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2)

(5)默写赵师秀的《约客》。(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1)我来了,雷电不xun rng(     ),风也不拥挤。

(2)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 dú(     )职业之神圣。

(3)霎时天昏地暗,shn bng dì liè(    ),好像到了世界的末日……

(4)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è jìn zhí shu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A.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B.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C.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D.大多数的院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潜,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句式杂糅,应删掉靠的)

B.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国放在作为的前面)

C.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参与前加上承担)

D.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删去达到)

5.仿照下面画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

中国梦催生广东梦,激发我的梦。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因为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广东会因为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会因为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46)

()(10)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A.二者不可/之心而寓之酒也

B.故不为得也/全性命于乱世

C.非贤者有是心也/
往湖心亭看雪

D.呼尔而/吾孰徐公美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却倡导珍惜生命,教育部新修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清借书(9)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
,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固请约明日还书。生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辄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注释】
领乡荐:古代称乡试中试为领乡荐。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9.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清求而不() 
B
.生往索(早晨)

C.清即持所(假的) 
D
.祭酒生退(大声斥责)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11.古人读书的这则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富贵与留余


前段时间去河南巩义著名的康百万庄园参观,一块悬挂在主宅过厅的
留余匾让人印象深刻。


这块匾上,写着南宋王伯大的《四留铭》: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都说富不过三代,巩义康家却整整繁荣兴盛了十二代四百余年,富到马行千里不食别家草,人行千里尽吃康家粮,后来被慈禧赐封为百万之家,才有了康百万的名声。就是这么一个名门望族,训导子弟的家训居然是留余二字,意思是凡事要张弛有度、适可而止,不能穷奢极欲。


这种留余精神,其实是一种富而能贵的精神。漫想开去,康氏家族子弟中,应该不大会有现在这种飙车肇事之类的富家子弟行径吧?


当今社会,
豪车往往成为身份的象征。想来,住再好的房子,也不能搬到街头给大家看,只有车子,可以开来开去炫富,表明一种身份。富了就必然贵吗?我们老祖宗留下一个词叫尊贵,可没留下一个词叫尊富。但是,我们中的有些人,正在把富等同于贵。


我国的奢侈品消费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了,富人们以此来表明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近日,还有一家视频网站专门制作了一期节目,让工作人员开着一辆价值
500万元的豪华跑车,到北京工人体育场附近的酒吧街,看到有美女独自一人就上去搭讪。结果显示,驾500万豪车搭讪的成功率达70%以上,被搭讪的美女还说开好车的都是好人,更有主动要求留下联系方式的。而换上另外一款普通的汽车后,搭讪就完全不成功了。这样的测试显得有点无聊,但通过镜头中人这种以车取人的价值倾向,还是能咂摸出一些社会生态来。


开好车更容易被认定为
好人,那就说明豪车的标签挺管用,能达到一种身份认同层面的优越感。于是,现实中的很多消费,都直奔高大上而去。很多楼盘往翰林”“御府”“帝苑上靠,或者直接就冠以豪、贵字眼,连学校广告都动不动扯上培养贵族。只不过,这些豪奢字眼背后涌动的富贵欲望,恰恰映射了一种暴发户心态,大众把一些不着调的富人冠以土豪绰号,实际上传达的还是富人的一种尴尬状态
——富而不贵。

富贵二字,并不直接等于有钱,哪怕是多到烧坏点钞机也不行。与富贵相称的,更多是一种价值规范和人格素养、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健康优雅阳光的生活方式。有作家把文化概括为四句话: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我觉得拿这个标准衡量富豪,也算恰到好处。

(选自《新民晚报》)

12.下列不能体现留余精神的一项是(  )(3)

A.香港首富李嘉诚从不讲究自己着装的牌子,鞋子坏了,他觉得扔掉可惜,补好了继续穿。

B.新希望集团的董事长刘永好,理发总是5元一次,经常吃在员工食堂,很有亲和力。

C.蒙牛集团开创者牛根生每次到北京出差,就住在蒙牛驻北京办事处——一个绝不会超过三星级的宾馆。

D.世界船王包玉刚,他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包括他在内许多商人的成功秘诀,即在经营中,每节约一分钱,就会使利润增加一分,节约与利润是成正比的。

13.下列选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本文标题为富贵与留余,在文中,留余精神即富贵精神。

B.本文善于举出生活实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C.最后一段点明了富贵的内涵,就是要富有的同时,还能有修养,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社会责任感,生活健康优雅。

D.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围绕富贵,先提出留余精神就是富而能贵的精神,接着举例证明生活中人们将等同视之,最后提出衡量富豪的标准。

14.结合文章内容,以及你自己对富贵的理解,说说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富而不贵的做法?请举出至少两种。(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蝉 鸣


龙应台


盛夏,整个北京城响着蝉鸣。穿短裤球鞋的妈妈骑着自行车穿梭大街小巷,到市场买菜、听北京人卷着舌头说话、和小贩吵架,看起来她在做这个那个事情,其实她心里的耳朵一直专注地做一件事:听蝉鸣。那样骄纵聒噪的蝉鸣,整个城像个上了发条的闹钟,响了就停不住。仅只为了这放肆的蝉鸣,妈妈就可以喜欢这个城市。


妈妈一个人逛市场。买了个烙饼,边走边啃,发觉北京的茄子竟然是圆的,葱粗大得像蒜,番茄长得倒像苹果,黑糊糊的东西叫炒肝,天哪,竟然是早点;调羹不叫调羹,叫
,理发师傅拿着剃刀坐在土路边的板凳上等着客人……


她突然停住脚步。


有一个细细的、幽幽然的声音,穿过嘈杂的市声向她蒙绕而来。


不是蝉。是什么呢?她东张西望着。


一个打着瞌睡的锁匠前,悬着一串串拳头大小的细竹笼,声音从那里放出来。妈妈凑近瞧瞧,嘿,是蟋蟀
——


蝈蝈!


打瞌睡的人睁开眼睛说:蝈蝈,一块钱一个,喂它西瓜皮,能活两个月。


妈妈踏上自行车回家,腰间皮带上系着两个小竹笼,晃来晃去的。


刚从动物园回来的孩子正在说熊猫。
妈妈,安安说,有一只熊猫这样
——


他把两只手托着自己下巴,做出娇懒的样子。

这是什么东西?飞飞大叫起来。

安安,妈妈解下竹笼,搁在桌上,你说这是什么?


两兄弟把脸趴在桌面上,好奇地往笼里端详。

——安安皱着眉,这不是螳螂!因为螳螂有很大的前脚,这不是蚱蜢,因为它比蚱蜢身体大,这也不是蝉,因为蝉有透明的翅膀……是蟋蟀吗妈妈?

对,妈妈微笑着,北京人叫蝈蝈。

叫哥哥?飞飞歪着头问。


黄昏出去散步,兄弟俩胸前脖子上都圈着条红丝线,丝线系着个小竹笼,竹笼跟着小兄弟的身体晃来晃去。


入夜,小兄弟闭上眼睛,浓密而长的睫毛覆盖下来,使他们的脸庞甜蜜得像天使。蝈蝈开始叫,在安静的夜里,那叫声荡着一种电磁韵律。小兄弟沉沉地睡着,隔着的妈妈却听了一夜的叫哥哥。


早餐后,兄弟俩又晃着竹笼出门。经过一片草坪,三两个小孩和大人用网子正捕捉什么。小兄弟停下脚步观看。

外国小孩好漂亮!手里拿着网子的一个妈妈踱近来,您是他们的阿姨吗?


在北京,
阿姨就是保姆或者佣人的意思。妈妈笑着回答:是啊,我是他们的保姆,也是佣人,还是他们的清洁妇、厨娘。

来,送给你一只。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对安安伸出手,手指间捏着一只硕大的蜻蜓。


安安却不去接。这么肥大的蜻蜓他可没见过,他犹豫着。

我要我要——飞飞叫着。

不行,妈妈说,你会把它弄死。她小心地接过蜻蜓,像小时候那样熟稔地夹住翅膀。


走了一段之后,妈妈说:
你们看够了吗?我们把蜻蜓放了好不好?


好!


放了的蜻蜓跌在地上,大概翅膀麻痹了。挣扎了一会,它才飞走。孩子的眼睛跟随着它的高度转。
妈妈,安安解下胸前的小竹笼,我要把我的蝈蝈也放了。


他蹲在路边,撕开竹笼,把蝈蝈倒出来。蝈蝈
一声摔进草丛,一动也不动。安安四肢着地,有点焦急地说:走啊!走啊蝈蝈!回家呀!不要再给人抓到了!
_


蝈蝈不知是听懂了,还是受到那熟悉的草味的刺激,它真抬起腿来开始迈动,有点艰难,但不一会儿就没入了草丛深处。


安安如释重负地直起身来,转头对飞飞说:
底笛,把你的也放了吧?它好可怜!

不要不要不要——飞飞赶紧两手环抱竹笼,拼命似的大喊。

1993

(节选自《孩子你慢慢来》)

15.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安安对蝈蝈等小昆虫态度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


好奇、喜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珍爱生命,如释重负

16.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

(1)那样骄纵聒噪的蝉鸣,整个城像个上了发条的闹钟,响了就停不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安四肢着地,有点焦急地说:走啊!走啊蝈蝈!回家呀!不要再给人抓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安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龙应台以一位母亲的亲身经历写下《孩子你慢慢来》,她在书中写道: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请从文中找出两处龙应台觉得当母亲很幸福的语句,并说明理由。(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50)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


当前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带来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人们追逐金钱、追求名牌、追捧明星,在追逐中逐渐丧失了自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自己,提醒自己感恩、知足,提醒自己多关注那些已拥有的东西。


请拟一个包含
拥有这个词语的标题,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
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
(10)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
13题。

(A)有一次,巴扎诺娃因公出差,到了莫斯科,前来探望保尔。他们谈了很久。保尔热情洋溢地告诉她,他选择了一条道路,不久的将来就可以重新回到战士的行列。


巴扎诺娃发现柯察金两鬓已有银色的发丝,便轻轻地说:

我看得出,您是经受了不少痛苦。您仍然没有失去那永不熄灭的热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呢?您已经准备了五年,现在决定动笔了,这很好。但是您怎么写呢?

(B)保尔开始工作了。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从这天起,保尔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了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地全部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会受到阻碍。母亲忐忑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

1.
在选段
(A)中有一句我看得出,您经受了不少痛苦,请联系小说的内容,说说保尔所受的痛苦。(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联系小说情节,说说选段
(B)中保尔是在怎样的身体状况下写作的?在写作过程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意外?(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从保尔身上看到了哪些闪光的精神?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