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大懂红楼之用“椒房”
(2021-02-09 14:41:36)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元红学散文 |
读不大懂红楼之用“椒房”
字面解释,所谓椒房就是充盈花椒温香气息的房舍殿堂; 这种房舍殿堂的墙壁表层抹椒泥(花椒籽和泥),木质梁柱等涂防腐椒胶(花椒粉和胶)。可考证的最早著名椒房是西汉长安未央宫建筑群中供皇后居住的“椒房殿”,由此椒房一词最初即特指椒房殿。后来扩而大之,所有妃嫔的居所皆可称椒房,再后由物喻人,椒房更常用为后妃们的雅称了。
称后妃们为椒房,除温香外,更有生育力旺盛的意涵。这灵感可能源于《诗经-唐风-椒聊》: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掬。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网上随处可找到这诗的注解和赏析,此不赘。但需指出很多解读,说这诗吟诵男子高大健美,生殖力旺盛,可多子多孙。错。错在不知古文“子”本意指“婴儿”,引而指植物的籽实;男婴女婴、儿子女儿皆为子,如《韩非子-说林上》:“卫人嫁其子。”生育归根结底是女人的事,扯不上什么男权社会或母权社会。
《红楼梦》全书七次用到“椒房”;计如:
第十六回:故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二位老圣人又下旨意,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竟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鸾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
第十九回:话说贾妃回宫,次日见驾谢恩,并回奏归省之事,龙颜甚悦。又发内帑彩缎金银等物,以赐贾政及各椒房等员,不必细说。
第八十六回:又说什么日禄归时,贵重的很,天月二德坐本命,贵受椒房之宠。这位姑娘若是时辰准了,定是一位主子娘娘。
第九十五回:所以传旨命贾氏椒房进见。贾母王夫人遵旨进宫,见元妃痰塞口涎,不能言语,见了贾母,只有悲泣之状,却少眼泪。贾母进前请安,奏些宽慰的话。少时贾政等职名递进,宫嫔传奏,元妃目不能顾,渐渐脸色改变。内宫太监即要奏闻,恐派各妃看视,椒房姻戚未便久羁,请在外宫伺候。
以上第十六回和第八十六回的四处“椒房”,皆指皇妃,明白无疑,姑不论。剩下第十九回和第九十五回的三处“椒房”,不细读自然可一扫而过,而若细细品味反倒不能懂得。
如所周知,第十八回重点描写贾妃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事,当夜“时已丑正三刻”,执事太监宣“请驾回銮”。贾妃虽不忍别,怎奈皇家规范,违错不得,只得忍心上舆去了。接着第十九回首段,便是上引那节文字。因为“龙颜甚悦”,才“又发内帑彩缎金银等物,以赐贾政及各椒房等员”。为什么是“又发”呢?原因是皇家给贾家上上下下全体相关人员的赐物,昨晚已经发过了,这次是专门加“赐贾政及各椒房等员”。加赐贾政好理解,他毕竟是皇上的老丈人嘛。问题是“各椒房等员”指谁?事情只关涉贾妃省亲,绝不可能是皇上一高兴,给了所有妃子赐物吧?退一万步讲,就算真地如此,行文也不可能把皇妃们与贾政并举。我理解这里的“椒房”,就是指贾母和王夫人。但是,并非后妃的有爵贵妇也能称“椒房”吗?不知道,不懂。
第九十五回,贾妃病重,“所以传旨命贾氏椒房进见”。这里的“椒房”如理解为贾妃的住处,那前面用“贾氏”就不妥,因为“贾氏”至少包括贾政、贾赦、贾珍这些有爵位的男人,他们只能候在宫外待命递进职名,是见不到贾妃的。所以这“椒房”只能指人,需得把“贾氏椒房”看作一个词语,也就是特指贾母和王夫人。结果问题还是:并非后妃的有爵贵妇也能称“椒房”吗?
至于剩下的“椒房姻戚”,一个道理,不想废话了。就此打住,敬请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