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真武庙.概略.碑文

(2012-02-22 21:44:58)
标签:

故乡

真武庙

明代建筑

遗存

概略

分类: 故乡情
故乡真武庙.概略.碑文
 

  图文/云天外

 

http://s9/bmiddle/5a07bac2gb9afd192f778&690

 

 

     故乡山西清徐韩武堡 ,是个小村庄。小时候——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记得只有百户人家,但是,却有五座庙,一神龛:

     村东——河神庙(汾河在我村村西不远,河神庙坐东朝西,意在“时刻监视”汾河水位变化”?)其上还建有文昌阁;

     村西——关公庙;

     村南——菩萨庙(十八罗汉/普贤、文殊、观音菩萨庙);

     村北——真武庙;

     村东北——“送子观音”——“娘娘”庙

    村中央十字街,还有一个神龛式“五道庙”——我村主干道为”十“字,但在“十”的左下侧还有一“撇”——去西社、杨乐堡村的支路,构成“五道”恰似一个“才”字,意盼“人才辈出”。

    “五庙一神龛”,充分体现了前辈父老“晋商”事业的持续辉煌,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子孙后代的恩泽与期盼。

    五庙一神龛”,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故乡五座庙中的四座及“神龛”,终因“碱”化倾颓而坍塌,兴“无”灭“资”而破坏现在仅剩一座——村北真武庙,但大殿已塌,夕阳残照,悠悠感伤!

    若问故乡兴废事,请君回想“神龛”“庙”!

    ……

    《山西旅游名胜大辞典》,这样介绍故乡真武庙:

   在清徐县韩武堡村北。清代重修,坐北向南,重院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殿共20余间,屏风壁画30平方米,清碑4通。…… ” 

    权威网络文章:7856009《 纯阳宫及其它道观 

    (原创,地址: http://travel.poco.cn/travel_lastblog.htx&id=2114124

    提供了更专业的描述:

   清徐县韩武堡真武庙,建于明代,两重院,有殿宇20余间,占地434平米。山门内两侧建单坡歇山顶钟鼓楼。大殿宽深各三间,硬山顶,有廊,施单昂斗拱,存屏风壁画30平米。近代手法,清碑4通” 

     明代建筑遗存!——多么难能可贵!值得每一个韩武堡人、邻村上下乡友们骄傲,珍惜,保护!

     ……

     村主任赵增祥对真武庙的现状十分关心,2011年6月4日特邀清徐县文化学者张卯春先生、牛宝生先生、郭会生先生考察、拓碑;照片、碑拓由张卯春先生转示敝人,今,发表介绍,与乡友、博友共享。借此平台向增祥主任、卯春先生、宝生先生、会生先生三位学者,由衷感谢,深表敬意!


 

  

http://s2/bmiddle/6293ddfegb9868b6a3b71&690

              碑拓之一
 

      http://s5/middle/6293ddfegb9874d681a24&690

      上述拓文字打印

 

上述拓文字《重修真武庙碑记》(简化字、横排、加标点)

 

     从古以来,陈俎豆荐馨香,尊之以庙貌,隆之以祀典,非其功在社稷,即且德被群生也,韩武堡坎位旧有 

 真武庙一所,历年既久,殿宇门窗遭风雨飘零,受鼠雀之穿啄,日就倾颓,于是,共议重修广其正位配设偏

     殿,东西禅房、钟鼓等楼,以妥神灵以作保障。余按 真武庙者,系北方七星,其卦在坎其方居北其得属水

     其色主黑,其神玄冥,其帝颛顼,自汉高帝立黑帝祠崇奉而后历代敬礼有加,至元朝大德间加封:

   玄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洪武间,建庙南京,碑文出之御制,厥后太宗靖难阴佐成功,重建庙于北京,以答神

     庥以隆祀典,清则改封 大帝,仍遵旧典,以为北极之神,其崇法报功之意可云盛矣,至若修炼武当功

     成上升披发跣足坐镇北方,此出之附会之说,不可以诬尊神,总之,伏魔以武修道以真其威严之气静

     穆之风,历代仰之,而不敢怠慢宜乎祖豆馨香到处崇奉也,今则阔大庙基,殿宇重新轮矣奂矣,金碧辉

     煌,岁在乙卯,功程告竣,共费钱三千余缗,出自四方募化者半本村蓄积者半,将勒贞珉,表弟赵麟董

     其事,问序于余,以彰布施之多寡,永垂不朽之芳名,余谨按神之灵威,事之始末,约略而为之记

     清儒学生    员  师   范  传    习  最    优        生   邑人    张翰藻 撰 

     清丁酉科    拔  贡   侯  选    直  隶    州    州  判   邑人    李毓棠 书 

     清九品衔    国子监   太学生    小  学    校    管理员   本堡    赵崶壁 篆 

     清九品衔    呼兰府   商  务    分        会    书记员   本堡    赵佩衮 协 

                                                                     赵如柱

                                                                     赵文壁

                   重修全庙人          赵  麟                        赵昆壁                     

           总理                                     经理人           赵献瑸

                   银钱事务人          张立本                        赵焕文

                                                                     赵永平

                                                                     赵玉振

                                                                  

中华民国        六年             岁次       丁已        秋七月   上旬       谷旦立

 

————————————————————————————————————————————————

 

注释:

俎豆——“俎(zǔ)”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俎豆也有奉祀、祭祀、崇奉的含义。“千秋俎豆”或

        “俎豆千秋”,是指后人永远祭祀供奉。在对联中多用于挽联或祠堂联。

         如苏州天平山范公祠的纪念范仲淹的名联:

         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安徽祁门县祁红乡塘坑头村,方氏祠堂也有一联:

        百年雄俎豆,一本祀馨香。

        类似者如古人祭祀常用联:“俎豆千秋永,本支百世长”

“靖难”——中国明代初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而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始发于建文元年(1399)。四

        年,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失踪,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靖”指平息,扫平,清除。“靖

        难”代表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

颛顼——(公元前2513—2435)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之孙,年十岁,佐少昊,二十即帝位,在位七十八年《淮南

        子·天文训》:“北方,水也,其帝 颛顼 ,其佐 玄冥 ,执权而治冬。”

缗——古代计量单位,一缗即十串铜钱,一般每串一千(三千余缗即3000*10*1000=30000000,三千万枚铜钱)

拔贡——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清乾隆后逢酉一选,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

        贡。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

直隶州——是明、清地方行政单位之一。直隶州直属于省,其下属县,类似于现在的地级市,其地位相当于府而

       略低于府;其区别也体现在官员的品级上,府的知府是从四品,直隶州的知州是正五品,散州的知州是

       从五品,县的知县是正七品。

州判——州判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在清朝之位阶约为从七品。

书丹——碑刻术语。即刻石(包括碑,造像,墓志等)须经过的三道工序之一:撰文书丹,勒石。指用朱砂直接

        将文字书写在碑石上。

篆额——碑刻术语。汉代以后各种碑刻上端,称碑头或碑额,因碑额上题字多用篆书,遂称“篆额”。

呼兰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正式建呼兰城,距今已有277年的建城历史。

        清同治元年(1862年),设置呼兰厅,初驻今呼兰城。

        清同治三年(1864年)移驻巴彦苏苏(今哈尔滨市巴彦县巴彦镇)。

        清光绪五年设呼兰副都统

        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905年1月29日)呼兰厅升改呼兰府,移驻呼兰城(1878年)到光绪

          中叶后,呼兰号称“满洲粮仓”,城内店铺林立、舟车辐辏、商贾云集,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中心。

          文化教育也随之发展,尤以宗教文化盛行,建有慈云寺关帝庙龙王庙吕祖庙清真寺文昌

          阁、城隍庙及西方宗教文化的艺术建筑一——天主教堂。

        民国二年(1913年)废呼兰府降为呼兰县

        1983年呼兰县划规哈尔滨市管辖。.、

        2004年2月撤县设区并入哈尔滨市现为哈尔滨市八区之一。区划调整后,幅员面积2197平方公里,辖3

          乡10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0.9万。

赵佩衮——赵佩衮是赵国玺大爷(赵福同之子,赵佩玉哥哥)。碑文显示“清九品衔 呼兰府 商务分会 本堡书

          记员”。赵佩衮与其父一同“闯关东”,可能在“九一八”事变后,与家人失去联系,都客死他乡。

          赵佩衮任呼兰府商务分会书记员的碑文再次佐证了:韩武堡人“闯关东”走“呼兰河”的辉煌历史。

谷旦——古时候「谷物丰收」时,就是最好的日子,所以「谷」有象征「吉」的意义,故称「谷旦」,就是好日

        子的通称。

 

查网络

1.张翰藻著有:“佛教政治论” [普通古籍]: 中央刻经院 民国28年。 不知该作者,是不是此庙碑撰文者。

 

2.李毓棠:侯欣一教授:清末法制变革中的日本影响 ——以直隶为中心的考察

http://www.lwlm.com/faxuelilunlunwen/200806/46007.htm

李毓棠

据史料[24]——所载直隶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法科、东京帝国大学法科、明治大学法科、法政大学及该大学速成科有名可查的有:金邦平、邢之襄、单豫升、何基鸿、沈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秉诚、宫毅、张荩臣、苏芝林、祝瑞霖、于振宗、张开运、张宗芙、元寿恺、张仁锐、侯荫昌、刘恩培、刘炯、刘照、吴元善、李廷斌、康镜蓉、李毓棠、朱纶、梁同恩、^

[24]——有关法政大学速成班的情况参见[日]法政大学史料委员会编:《法政大学史料集》第十一集,东京1989年。

 

 
http://s3/bmiddle/6293ddfegb988100ac142&690

2011年6月4日,村主任赵增祥邀请清徐县文化学者张卯春先生、牛宝生先生、

郭会生先生考察、拓碑。

 

http://s2/bmiddle/5a07bac2g78f60c7ba511&690
2011年5月25日,我回故乡时,与童年好友重游真武庙,图为三儿、占狗儿在辨

识碑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