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我养育你,并非恩情
(2020-05-25 09:49:05)分类: 婚姻家庭子女 |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
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
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摘自胡适写给儿子的信
特别是在以前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老人赡养问题得不到社会的解决,所以才会由子女来供养老人。
而且赡养老人本身也是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作为父母来讲,我们养育孩子本身也是一种社会责任。这是从责任的角度来分析的。
而胡适的这番话,却是从一种情感角度出发来表达的观点。
这是作为父母,由衷表达的一种对子女高境界爱的体现。
在《天道》中,丁元英在父亲重病之时,跟母亲表达过关于“养儿防老”的犀利观点。
他说:“如果你养儿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你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难说,碰到了我这个不孝的您就算赔了。”
这段富有哲学的话,可能在常人眼里就是大逆不道之言。但偏偏他说得很有道理,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合适而已。
要是换做是一个当父母的人,跟他的子女说出这番话来,我们就会觉得这个父母是真的伟大——恰如胡适就是这般。
为何我们会认为胡适给儿子的信里说“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会让我们觉得父爱的无私,反而丁元英对母亲说“养儿防老是交换”就觉得不妥呢?
根本原因除了所处位置不同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于:我们很多做父母的人,从未想过和子女之间的恩情逻辑关系。
我们大多以为自己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来,就是一种孩子的“生育之恩”。但其实,我们是否有想过,或许生下子女来不仅无恩,反而亏欠呢?
因为他们是否来到这个世上并没有选择的权利,我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把他们带到这个世上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对于子女不应该有恩,反而是一种亏欠才对。
胡适说:“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我们是为了让自己的家庭更完整,所以才生了孩子。
也就是说,孩子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才出现的。那么子女就应该是我们的恩人才对。
作为父母来说,我们抚养孩子成人,不仅不应该企图有所报答,反而应该感谢他们的出现。
同理,作为子女而言,孝敬父母也不应该是一种报恩,更不是为了博取孝顺的名头而身不由己地赡养老人。
责任和义务是用来约束那些不懂情义之人的,生而为人当有情有义。
把子女带到这个世上,是作为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行为。
我们很清楚生活就是苦难大于甜蜜,所以对于子女我们当报以亏欠之心。
由此作为情感之源,在我们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在世多一些甜,少一些苦。
父母辛勤劳作,努力挣钱,就是要为家人,为子女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以免他们在世上受那贫穷之苦;
家庭和和美美,关爱有加,就是要为家人,为子女营造更美的成长环境,以免他们在世上受那精神之苦;
教育正面向上,阳光积极,就是要为家人,为子女树立更正的价值观念,以免他们在世上受那负面之苦。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子女能够少一些苦,多一些甜,这是一种把子女带到这个苦难之世的最大报答。
孝敬父母那是子女的事,不是作为父母该有的要求。
我们总是冠以“父母的爱无私”之头衔来掩饰自己想要获得儿女同等回报的需求,这本身就不算是“无私的爱”。
所以,做父母的,可以好好学习体会胡适先生的这番话: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