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剧《琅琊榜》,夏江的下场,看皇权的秘密

分类: 琅琊榜 |
前几年现象级大剧《琅琊榜》,出自孔笙导演之手。里面角色非常出彩,近期会分析一些角色,看封建社会的政治,君臣的关系和皇权的秘密。
夏江的出场,是梁朝皇帝手下的悬镜司的首尊。就如同明朝的东厂,好听点国家的监察机构,难听点就是皇帝的私人特务机关。悬镜司实权可大可小,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专差办事,地位超然。故而以神秘莫测,手段狠辣著称。
悬镜司,名字起得,就明白在说:明镜高悬。以显示公平、公正。夏江挂在嘴边的话常是:历代悬镜司秉公执法,不涉党争。
果真如此么?
夏江首先是“忠”的。他的一切地位来自于他的“忠”。古代皇帝虽然一言九鼎,杀伐决断,但最忌讳朋党营私,欺瞒圣意。故而他需要悬镜司这样的机构和夏江这样的人的绝对的“忠”。
12年前七万赤焰军魂归梅岭,太子自裁的惨案,起初的缘由,大概都可以归为皇权的排他性以及皇帝本人对“功高盖主”的忌惮。或是皇帝的授意或默认,作为最忠心和最了解皇帝心思之人,夏江揣度上意,联合宁国侯谢玉,在北魏兴兵南下之际,制造伪证,以反叛为名将赤焰军主帅林燮和一众兵勇尽诛。在古代,谋反是诛九族的死罪。等于在他们死定在了耻辱柱上。
夏江在前太子祁王萧景禹的死上还有一个心思,就是这位太子心怀天下,为人坦荡,有明君潜质。曾上书裁撤悬镜司,这动摇了夏江的地位,中了他的命门。于是他利用这份“忠”带来的信任,使尽手段,搅弄风云,残害忠良。
12年后在和梅长苏的PK中,他又百般陷害,机关算尽,竭力阻止萧景禹的精神继承者萧景琰的上位。他不惜和誉王联手,和华族势力搅弄,和谢玉苟且,致这位皇位竞争者于死地。因为他相信靖王对他有恨,会对他不利,但凡一点的风险都应该被灭掉,都只为保住自己的地位。
夏江终究不是梅长苏的敌手,这也符合邪不胜正的一般套路。胡歌扮演的梅长苏近乎完人,所有事情尽在掌中,智而近妖,这曾是鲁迅形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说法。
夏江最后死于梅长苏成功在他和梁帝之间插下“疑”的楔子。
罪有应得四个字是一般观众对夏江死的心理期待和归因。但它常常未必符合真实的历史。历史不也总是好人有好报,坏人终将罪有应得。
夏江的死就是一个字----“疑”。皇帝的“疑”。夏江们始终是历史中的一个小角色,太多这样的角色。他们完全依附皇权,他们没有传统士大夫的风骨,也没有做人的原则,他们可以谄媚,也可以嗜血,他们做事无底线、无下限,他们在权力面前没有膝盖。
夏江在最后从朝堂上被架出时高喊:皇上,宁可错杀不可错放啊。他以为他在为皇上,但皇上已经不需要他了,没有信任,就该扔了。
他终究是一颗可怜又可恨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