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自然
自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816
  • 关注人气:2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琅琊榜》中,纪王知不知道自己是被“利用”的?

(2018-04-14 09:20:22)
分类: 琅琊榜

纪王肯定是知道的。 很多时候,纪王看着是诗酒风流,只爱风花雪月,实际上,他心如明镜,对于局势,对于人心,他清楚着呢,对于最后的皇位属谁,他也一直在观望着的,所以才会说出那句:原来这天下,最终是他的。那么,为什么我可以这么肯定的说他知道自己被利用呢?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http://p3.pstatp.com/large/756f0003f6963c27ff8f
(1) 、卫峥被抓,朝野上下肯定是传遍了的,京城中很多事情,纪王看似不清楚,实际上他都了解,赤焰旧案过去了这么多年,夏江突然抓了个逆犯回来,又不急着审查,必然是有所图谋的,甚至可以说,卫峥的出现,必然会引起当年的某些人的注意,这里面,尤其是靖王,当年靖王因为征战在外,没有受到赤焰之案的牵连,可当年的真相如何,靖王肯定会努力找寻答案,一旦卫峥这个旧人出现了,靖王肯定是坐不住的,那靖王会怎么行动呢?看着卫峥被抓后,京城的一连串事情,纪王也能猜出来靖王想做什么。

http://p3.pstatp.com/large/756c0007a42636763a22(2) 、很多时候,纪王都是假装糊涂的,但卫峥被救出以后,这么多一连串的事,他稍微捋捋也就清楚了,但为了靖王,为了卫峥,为了当年的七万赤焰军,为了更多更多的人,他是绝对会糊涂到底的,甚至,他还会不余遗力的为这件事贡献一份力量。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夏江是什么人啊,当年的赤焰逆案就是夏江查的,夏江的为人如何,梁帝信任至极,但夏江的阴谋却不一定瞒得过纪王,他不说,不理,不代表他不知道,当年的案情真假与否,都是夏江说了算,七万余人冤丧梅岭,以纪王对当时朝局的了解,他能不知道这里面有阴谋吗?终于有人能够扳倒夏江,尽管是被利用,估计纪王是乐意帮忙的吧。

http://p3.pstatp.com/large/756d0007a2c6ae68fbd4(3) 、豫津和梅长苏走得近,豫津也和宫羽走得近,很多时候,豫津像个传声筒一样,引导着纪王去帮忙,去做目击证人,去指证夏冬,去引导梁帝怀疑夏江目的不纯,对于这些人平时之间的关系走动,纪王是很清楚的,他也看的明白,在太子誉王的两厢斗争中,靖王早已经不显山不露水的冒出头来,从可能是他救出庭生交给靖王这一点来看,他对靖王明显是更倚重更信任和更支持的,卫峥这件事,不管怎么样,靖王的嫌疑都是最大的,也是最难脱罪的,既然有人另外给夏江挖了个坑,既能扳倒夏江这个搅屎棍,又能保住靖王,洗脱他的嫌疑,纪王是不会介意的。

品读热剧,品读《琅琊榜》,纪王爷是个牛逼的人物,他是当今皇帝的弟弟,却仍然能在京城,说明皇帝对他很信任,并没有想办法弄死他的弟弟,也没有把他这个弟弟发配到边疆去守护国土,那么纪王这个人多次被利用难道他真的傻到不清楚做了人家的棋子么,不他知道,他是大智若愚!
http://p3.pstatp.com/large/756b0007e0c06e6f4e92

  1. 纪王爷,整日花天酒地,诗词风月,看似不理朝政,实则从未远离朝堂,远离梁帝的眼睛,这也放松了梁帝对他的忌惮之心,让他可以留在京城可以安享晚年!
    http://p3.pstatp.com/large/756c0007e336eaeb0d52
  2. 其实许多人对梁帝是有怨恨之心的,言侯就是其中一个,他想要炸死那个忘恩负义的帝王,难道纪王爷,对他没有怨恨之心么,当了皇帝之后,太子的死,宸妃的死,他暗中保下了庭生;何敬中的儿子在妓管杀人,纪王爷正好在现场,他的证词,最为重要;梅长苏用卫铮绊倒了夏江,纪王爷多次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他也卷入了梅长苏的复仇之路中,最后谢玉夫人首告夏江,谢玉谋反,纪王爷也站在梅长苏这一边!
    http://p3.pstatp.com/large/75710002a5fdd606918a
  3. 纪王爷是个隐藏的极深的人,可以花天酒地掩人耳目,让梁帝放下忌惮之心,他可以保下庭生,他可以从当关键时刻的证人,他可以陪着梅长苏他们,一起希望重审赤焰一案,足以表明纪王爷大智若愚!

纪王爷已经知道了这么深的朝局,他没有选择退出,而是选择了上,我认为他也对他哥哥的做法表示了很大的不满,救下庭生说过都是自己家的血肉…

纪王应该是知道自己是被“利用”的。剧中的纪王爷诗酒风流,风花雪月,看上去不问世事,糊里糊涂。而实际上,纪王爷应该是装糊涂来避祸。通过赤焰一案,梁帝对祁王萧景禹和宠妃林乐瑶以及林燮及林殊的态度,我们不难看出,梁帝是一个自弘多疑、翻脸无情的人。面对这样一个皇帝,或者是因为对朝局失去信心,或者是因为要全身避祸,言侯选择炼丹修道,纪王沉醉于诗酒风流。但纪王对朝廷大事心里还是很清楚的,有下图为证。
http://p3.pstatp.com/large/756c0007ce13073f82e3

http://p3.pstatp.com/large/756f00042075ce3ec8a6

这说明,纪王对赤焰一案的真实性是心存疑虑的,所以他也支持重审赤焰案,站在了正义一边。

此外,纪王装糊涂、真明白的事情不止一件,比如:

对誉王牵涉司炮房一案时,纪王随意的一问,直指事件根源,虽未说牵涉誉王,但却引导皇上去找事件背后的联系,找出主谋。
http://p1.pstatp.com/large/756c0007d16098178a0e

当年赤焰一案,庭生获救,也是纪王的功劳。
http://p9.pstatp.com/large/756b0007d22899bd144d
http://p1.pstatp.com/large/75710002948e1f0e6e45

说明,纪王当时还是对赤焰一案有清楚的认识的。并且纪王对自己说什么做什么是有清醒的认识的。
http://p3.pstatp.com/large/756d0007d3a748fa7840
http://p3.pstatp.com/large/756e0007d309adf714ef

 

所以,夏江一案中,纪王进宫去揭发夏冬,应该是心甘情愿被“利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