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里梁帝生性多疑,为什么最后却放过了林殊、处决了夏江?

分类: 琅琊榜 |
琅琊情报局
创客江湖的推送《琅琊榜夏江谎话连篇得逞,为什么揭穿林殊身份却得不到梁帝信任?》发布后,山影粉们议论纷纷。
山影粉@有没有没被占用得昵称 表示:
梁帝信不信夏江无所谓,他要的也只是一个借口来除掉梅长苏,但是他想不到靖王不惜翻脸也要护着梅长苏。
本来他与靖王关系就微妙,夏江又在一旁挑拨离间,为了维护与靖王的关系,拿夏江开刀是必然的。
但是夏江又说到他心里,宁可杀错,不了放过,所以后来才有了赐毒酒一事。
所以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梁帝穷途末路之时,仍旧是敏感多疑的。
山影粉@网友21425906 说:
其实梁王不傻,他灭赤焰军和刘邦杀韩信是一个性质,他自己也是有愧的,但为了权力不能留下一丝可能性。
除掉夏江也是是迟早的事情,因为清楚整件事情运作的只剩夏江了。
而且他本来也并没有打算放过梅长苏,只是给景琰卖一个面子,才让他进悬镜司,而不是直接宰了,希望夏江能用什么法子治梅长苏的罪。
高湛在里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一直在皇上耳边扇风。
其实高湛是除了梅长苏之外把整个事件看的最清楚的人,就像开了上帝视角一样,旁观者清吧。
高湛其实一直在暗示梁王,那件事情是错误的,而且需要去承认自己的错误。
梁王其实已经心软了,但放不下架子,杀夏江已经是很大让步了,但梅长苏也必须要死。
当然最后景琰翅膀硬了,能和皇上正面交锋了,自然也就撕破脸皮把梅长苏保了下来。
那时候其实梁王心里也早明白过来了,梅长苏就是林殊,但自己已经做不了什么了,亲自扶了景琰上位,到最后只能想法子保一保名节。
这样来看,夏江才是梅长苏最重要的棋子,对梁王一击致命,决定成败。
梁王杀夏江,并非是不信任,而是没有办法了,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只能认错。
杀夏江就是否定自己之前的作为,否定悬镜司的一切,想用这种方式来平息整件事情,但为时已晚。
山影粉@月夜依然宁静 表示:
十三年前的祁王案件,夏江所言是真是假对于皇帝根本不重要。
皇帝已经对祈王和赤焰军产生忌惮,他只是需要一个借口而已,不管真假,都不会改变结果。
后来夏江指证林殊,梁帝初始并不相信夏江,因为之前林殊等人设计夏江,已经让梁帝失去对他的信任,但他也并不相信林殊。
之所以没有不顾阻拦强行干翻林殊,只是因为对于夏江的怀疑超过了对于梅长殊的怀疑。
直接的说,梁帝只相信自己,别人都不相信。
山影粉@檐边听雨 从琅琊榜的故事情节联想到了历史:
认错,其实很难。古代的皇权,高高在上,皇帝需要的是威严,权利。
让一个普通人认错有时候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让皇帝认错了。
初中学过汉武帝的《罪已诏》,觉得也没什么,但是我的老师却很感慨。
渐渐长大了,才知道,汉武帝之所以名留青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罪己诏》。
其实,武则天的无字碑,也是如此。知我罪我,其惟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