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琅琊榜》困扰大家两年之久的几个疑点

分类: 琅琊榜 |
第一:我一直不明白的地方,夏江的夫人给了一份滑族人的名单、梅长苏说有一个是我的,要留着,后来就没下文了,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http://p3.pstatp.com/large/470200036270c69e9f09
有的朋友说是宫羽,因为宫羽后面有说明自己就是滑族的, 梅长苏说他知道。
http://p9.pstatp.com/large/470b000320559454d67c
我觉得不大可能,韩夫人的名单写于12年前,宫羽的年龄不符。
或者是柳氏王妃的奶娘
http://p3.pstatp.com/large/470a00037ce5b01824e4
小殊当时为了不伤害柳氏王妃,把奶娘单独列了出来交给柳氏王妃自己处理了。
又或许是柳氏王妃本人呢,不过纯属一点猜测吧,不过王妃也没有令他失望,把自己的奶娘都供出来了,以表明自己的立场。靖王妃现在是太子妃,以后可能就是皇后,她的儿子也可能将来继承皇位,如果这样,滑族人还有什么心不甘,今后的皇上都留着滑族的血,有什么不能放下!仅是个人臆测!
我觉得应该是等待刺杀长公主时的那个人,逼长公主主动交出手书,是梅长舒精心布下的局,谢玉一死,证据一定会公布,此时杀掉刺客,有助于做长公主的思想工作!
第二:关于李重生
剧中,誉王给夏江说谢玉背叛了他,并且说出李重生这个名字。梅长苏在狱中也跟谢玉说出了李重生这个名字,令谢玉心理防线崩溃,只能告诉梅长苏自己与夏江的秘密,以求保命。
剧中梅长苏拿着名单对誉王说:其中有几人他也不清楚谢玉为什么要让卓鼎风去杀,比如李重心。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最后就确定了是李重心了,而不是其他的另外几个人?杀死李重心的是卓鼎风本人,除了夏江、谢玉、卓鼎风三人知道此事外,没有人知道,那么梅长苏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个人觉得有三点,第一是时间上的吻合,第二是作为江左盟的宗主,有着各种消息,这种信息是一定会查到的,前面也有交代,来京城是有充足的准备的,第三就是梅长苏的智商,一定能够一击即中的。再补充一句,对付谢玉时挖出了长公主的隐秘,对付楼之敬时挖出兰园藏尸案,这些都是12年充分准备的体现,对于自己赤焰军的案例,肯定是更加不容有失。
还有,梅长苏极有可能没有死。不信?你听我细细说来。第二部琅琊榜风起长林已经快开播了,我们先来说下琅琊榜1埋下的伏笔
.静妃在最后梅长苏出征之前,竟然没有靖王去咨询母亲意见的镜头,也没有静妃依依不舍的镜头。
在这么注重细节的一部戏里,静妃最后竟然没有出面救林殊。这实在不合情理。林殊对于她来说跟靖王一样,如若己出啊,哪里舍得看着他去送死。
我以为,这就是没有镜头的伏笔其一。
.而到最后静妃成了皇太后了,那种幸福的表情中各位可曾看见半点忧伤?按理说,她应该会说一句“可惜林殊看不见了”。还是那句,在这么注重细节的戏里,这实在不合情理。这是伏笔其二。
接下来说说高湛。高湛是一个《琅琊榜》中非常关键的角色,这个角色在剧中几次都是三言两语扭转乾坤。
大家认为的最后一次扭转乾坤之举,是他在知道梅长苏身份的前提下,在皇帝面前有理有据红口白牙地否认梅长苏林殊的身份,彻底给靖王一个踏踏实实登基的底座。但他最后一句话却藏着深深的伏笔:“在这宫墙内,这风从来就没停过”。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看剧的时候被这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搞得不明不白,高公公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发现小说最后也是安排一个团圆结局,而高公公却说,宫墙内,风云还在动。是什么风云在动?这是伏笔其三。
好了。说到这里,大家都会说没讲到重点。那重点是什么?大家都会说是霓凰收到了梅长苏的亲笔信,这不就暗示梅长苏死了吗?可我不这么认为,
我们来看看霓凰这封信信封上的字:“吾妹霓凰亲启”。内容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信封上的字体。大家回想一下霓凰在怀疑梅长苏是林殊的时候,拿着笔迹比对过的。
很明显,霓凰收到的这最后一封信的字体和年少时的林殊字体是相符合的,但是跟梅长苏的没什么力气的字体是完全不吻合的。
唯一的解释,梅长苏身体安好,而且已经和常人无异。但是出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再次隐匿身份。死讯为何是宫羽送的,还记得平誉王造反的时候霓凰他们俩的对话吗?为了打销霓凰的怀疑,真心只爱霓凰一个,写信是为了让霓凰赶紧培养弟弟,好实现缘许三生,今生一诺,来世毕践,【林殊是今生,来世何尝不是梅长苏呢】
http://p3.pstatp.com/large/470b00037f759a006884
霓凰的信,这是伏笔其四。
再说这块狗血的红布。红布盖上林殊的灵位,那是为了避讳还没有死的林殊。揭开红布,那就是说林殊已死,不用避讳了呗。没错,这块狗血的红布就是这个作用。
但是那块鸽子蛋这么大的珍珠为什么还放在灵位面前?!
林殊如果已经死了,按照古代墓葬的礼仪,这些贵重的东西一定要陪葬。况且林殊死的时候身份是将军,将军的死自然是厚葬,况且林殊还是靖王的兄弟。
只有一个解释,鸡蛋大小的珍珠是梅长苏送给靖王的,梅长苏曾经在收上一个鸽子大珍珠的时候说,你欠我的,那么送回去一个鸡蛋大小珍珠的意思是,虽然你坐了皇帝,但是我们俩的感情还在
所以,红布只是编剧的障眼法,鸡蛋才是关键线索。
鸡蛋大的珍珠,这是伏笔其五。
最后一个关键伏笔应该就是蔺晨和冰续草了。
首先要说一个前提,就是蔺晨经常说的,我保你不死。蔺晨是绝对不会让他去死的。有这个前提在,我们才能往下分析。
第一,蔺晨随军一起出发。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随身大夫只是一个表面的理由。既然梅长苏已经服下冰续丹,而且如蔺晨所说服下冰续丹之后的三个月【长苏身种乌金毒都可自解,冰续丹可想而知】,梅长苏将毒发身亡,神仙都救不活。那蔺晨还跟着去干吗?
因此可以断定,蔺晨这个优秀的江湖郎中是有把握治好梅长苏的病的。
还有一个关键镜头,就是蔺晨坐在门边拿着冰续草端详许久,而梅长苏看他的眼神好像在说“他想到救我的路子了”。虽然还没有想出来,但是一定有办法。只是需要时间和一点运气。
还有看到言豫晋他们两个去兵部的深思,
大胆推测为了战争胜利主帅必须活下去,而让林殊真正活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士与之换血。而此时此刻,考虑到大局,林殊不会在拒绝拿其他人的性命救自己,因为他如果死了,梁军溃败,那边境就失守了,所以他必须活下去。基于这一点,换血重生后,林殊死了,梅长苏却活了。
琅琊榜绝对是良心作品,试问无用的镜头会拍这么多吗?
回到第二个疑点,飞流和蔺晨的熬药戏。
蔺晨跟飞流的关系,则是玩闹的两个小朋友,蔺晨越是紧张的时候,越是喜欢跟飞流玩闹。但是在熬冰续丹的时候,蔺晨对飞流说,“有我在,不死”。那语气相当笃定,一点不像哄飞流小朋友的。不是玩闹。所以,蔺晨一定有办法救活梅长苏。
蔺晨的存在,这是伏笔其六。
救了梅长苏的蔺老阁主也是一个大伏笔,还记得开头的一声少阁主吗?
为什么只显示景炎跟霓凰没有显示江左盟,飞流等人的事,因为这是梅长苏与林殊的过去告别,世上再无林殊,只有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