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琅琊榜》人物志之夏江

(2017-11-18 18:00:22)
分类: 琅琊榜
山俯仰和月徘徊 2017-11-18 15:15

http://p9.pstatp.com/large/46e90003ec76fc0434f2

作者:青青

之前提到过在《琅琊榜》这个故事里,谢玉、夏江和言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反差!具体是什么样的反差,谢玉已经说过了,接着就来看看夏江吧!

夏江作为整个故事中主角梅长苏和靖王萧景琰最大的对手,却是在谢玉落马,全文过半之后,方才返京登场的。在此之前,夏江只出现过一次,就是在夏冬与梅长苏初次见面的那场对话之中。

在《琅琊榜》电视剧中,夏冬第一集里便出场了,头戴官帽,足蹬黑靴,一袭紫衫,披着黑色大氅,昂首挺胸地快步行来,那份英姿飒爽,那份英气逼人,真是令人眼前一亮,止不住心中喝彩。而后拜见梁帝之时,单膝跪地,俯首为礼,朗声道:“微臣悬镜司夏冬参见陛下。”不知道这里是不是经过事先设计,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干净利落,煞是好看。

http://p3.pstatp.com/large/46e90003ecf184412328

梁帝召见夏冬其实是命她前往滨州去彻查庆国公一案。夏冬在调查结束返回金陵之后,第二天便前往了宁国侯府去拜访了梅长苏,主要目的是为了霓凰郡主。对这两位女子在战场上结下的深厚友情,作者给予了充分的描写和说明,字里行间满是欣赏与疼惜。相信看到这里,很多读者都会对夏冬心生好感。那么令众多读者分外喜爱的夏冬又是如何看待悬镜司本代首尊,同时也是她授业恩师的夏江呢?

夏冬的视线坚定如铁,“苏先生既然刻意调查过这段旧事,当知祁王逆案是由何人所查?”

梅长苏的唇角不为人所察知地暗暗抿紧了一下,转过头来,仍是一派清风般雅素的神色,笑道:“这个谁都知道吧,就是本代悬镜使首尊,令师夏江夏大师啊。”

提起夏江的名字,夏冬眸中立露恭肃之意,语气更是前所未有地笃定:“家师自出道以来,辅佐陛下,受皇命查案无数,迄今无一差错。苏先生若是再敢语带质疑,夏冬必视为对家师不敬。”

“苏某不敢,”梅长苏摊开双手一笑,“夏大师坐镇悬镜司,铁面公正,人所俱敬,苏某何等小子,岂敢擅加质疑?”

夏江其人能令夏冬信任尊重敬仰崇拜至此,想来读者们也自然而然地就相信了梅长苏所谓的“铁面公正,人所俱敬”,或许还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个不苟言笑,威严持重的长者形象。

不久之后,靖王奉旨主审庆国公柏业的滨州侵地案,于是指派刑部主司蔡荃去悬镜司接收一应物证。

夏冬因为赤焰之案与靖王素有嫌隙,所以见到蔡荃微有不满,于是借题发挥道:“靖王倒是托大,这么重的案子,连个面都不露,只是让你这么一个小主司来拿物证。我悬镜司的门是这么好进的吗?”

蔡荃不卑不亢反驳道:“夏大人,此言差矣。此案乃由靖王爷主审,负责总理案情,协调三司,一应物证的管理,移交,鉴定和保存本就应由我刑部负责。且不说我的职级只比大人低半级,就算是个末流小官,执有主审的手令,也能接收无证。”

夏冬听完这番话颇感意外,上下打量了一下蔡荃,这才开口:“你倒是口齿伶俐。靖王把你从哪儿挖出来的?”(其实是梅长苏推荐的)。

蔡荃不软不硬答道:“大人所问与案情无关,恕下官不能回答。”

夏冬想了想,不再兜圈子,直截了当带着点挑衅意味地说道:“我要是偏偏不把物证给你呢?”

蔡荃抬起头,双目直视着夏冬,笃定道:“您不会的!”

“为什么?”

蔡荃不慌不忙道:“悬镜司的门楣之所以威严光辉,深受陛下信赖,朝野敬畏,不就是因为此处乃是个最有法度之地吗?”

最后这句话与其说是讲给夏冬听的,不如说是讲给观众听的,是借此机会给悬镜司“定性”:此处乃是个最有法度之地。

http://p3.pstatp.com/large/46ee000007f72fafe7b2

侵地案结束之后,金陵城中风云渐起,在梅长苏借誉王之手扳倒了宁国侯谢玉,令其锒铛入狱之后,夏江返京回到了悬镜司,坐下来第一件事便是端出师父的架子一本正经像模像样地教训夏冬:“冬儿,我悬镜司自开朝经太祖设立以来,有何铁则?”

夏冬恭恭敬敬答道:“只遵圣命,查鉴妖邪。不介朝政,不涉党争。”

看看这十六个字的铁则,何其正大光明!何其公正无私!夏冬所言自是不错,可结果却被夏江以明知故犯的罪名重重斥责了一番,而后勒令她禁闭反省。夏冬虽然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可是对于师父的命令却不敢违抗,只得乖乖留在悬镜司内禁足反省。

直到梅长苏命飞流悄悄送来信函,请夏冬务必设法秘密前往天牢一趟,事情由此开始发生转变了!

在梅长苏与谢玉的密谈之中,夏江之前的正面形象开始轰然崩塌!之前所说的反差也就在这里了。来看看梅长苏与谢玉之间的对话。

“李重心……的确只是个教书先生,但他却有一项奇异的才能,就是可以模仿任何他看过的字,毫无破绽,无人可以辨出真伪。十三年前……他替夏江写了一封信,冒仿的,就是聂锋的笔迹……”

“聂锋是谁?”梅长苏有意问了一句。

“他是当时赤焰军前锋大将,也是夏冬的夫婿,所以夏江有很多机会可以拿到他所写的书文草稿,从中剪了些需要的字拿给李重心看,让他可以写出一封天衣无缝,连夏冬也分不出的信来……”

“信中写了什么?”

“是一封求救信,写着‘主帅有谋逆之心,吾察,为灭口,驱吾入死地,望救。’”

“这件事我好像知道,原来这信是假的。”梅长苏冷笑一声。

“当时只有我和夏江知道那封信是假的,他有他的目的,我有我的,我们什么也没说,只是心照不宣。因为不想让他的徒儿们察觉到异样,他没有动用悬镜司的力量,只暗示了我一下,我就替他杀了李重心全家。”

看到这里,想来大家都跟站在隔壁牢房中悄然倾听的夏冬一样被震惊到无以复加了吧?!谁能想到令夏冬信任尊重敬仰崇拜至此的师父竟会如此的阴险狠毒,道貌岸然?!但是读者们在无比震惊和心痛的同时,大概更多的还是疑惑和不解——为什么呢?!谢玉说“他有他的目的,我有我的”。谢玉的目的自然就是加官进爵,位极人臣。但是夏江呢?他已经是悬镜司的首尊了,官居一品,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http://p3.pstatp.com/large/46ee0000095adb5a42d7

作者在此留了悬念,荡开一笔继续了后面的故事。在梅长苏出手摧毁了秦般弱的红袖招之后,秦般弱逼于无奈,只得向已经隐退的师姐隽娘求助,由此引出了已经死去多年的璇玑公主。估计大家看到此处心中又是大吃一惊——原来幕后还曾有这么一个人存在过!昔年的血雨腥风竟是由她一手掀起的!真相由此进一步浮出了水面。

隽娘答应秦般弱施以援手,于是帮助誉王联络了夏江,开始了与梅长苏的正面对决。不得不说,夏江的切入点还是非常准确的,所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夏江深谙此理,所以不动则已,一旦动了,甫一出手便狠狠扼住了靖王和梅长苏的咽喉,直接将他二人逼入了绝境,差点前功尽弃,功亏一篑。他的切入点就是卫峥。因为他的妻子云飘蓼身后云氏家族中的败类出卖,导致卫峥被夏江捕获关进了悬镜司。

书中提到:从林殊十六岁可以拥有自己的“赤羽营”时,卫峥就一直是他的三名副将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从火场中九死一生活下来的。他的被捕对梅长苏的冲击有多大,可能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大家心里都清楚。

而对于靖王来说,赤焰冤案作为他心头一直不曾痊愈的旧伤,导致他在刚一知晓此事之时,便立刻下定决心,非救卫峥不可。

http://p1.pstatp.com/large/46ea00034b8d5b9b9eaf

而后几经波折,夏江甚至决定在此役中要将夏冬与营救者们一起置于死地。然而经过梅长苏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本来立于必败之地的他们,最终却在夏冬的帮助下,将卫峥救了出来!可惜,就在大家刚要将悬着的心放下来,弹冠相庆,皆大欢喜之时,梅长苏却又被夏江带进了悬镜司……

那么现在再来看一下之前已经说过的那个问题,悬镜司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所在呢?或者说,现在要加上一个修饰限制词,夏江手里的悬镜司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所在呢?

“苏先生,你学穷天下,见多识广,知道这里是什么所在吗?”

“地狱。”梅长苏看着他,微微回了一笑,“幽鬼修罗出没之处,没有生人,只有魑魅魍魉。”

“先生过奖了。我不过是擅长脱去人的皮肉,照出他们真肺肠罢了。记得我以前办过一桩挪军资贪贿的案子,当事的是一个将军,嘴硬得跟什么似的,不过在我这里呆了两天,就把同伙名单全都招了。”

“招了?我怎么听说他是疯了?”

“招了之后才疯的,招之前我才不会让他疯呢,我一向很有分寸。”

看到此处,不知道读者们都是什么感觉!有没有觉得冷汗直冒,心惊胆寒,背脊发凉,毛骨悚然?夏江是如此的性情酷烈,手段残忍!在他手里的悬镜司并不是一个所谓“不介朝政,不涉党争,只遵圣命,查鉴妖邪”的监察机构!更不是一个最有法度之地!而是阎王殿修罗场!

虽然梅长苏是有备而来,几个回合都让夏江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全然不着力,但夏江毕竟是老谋深算的悬镜司首尊,占据着主动,把握着先机,始终保持着清醒和冷静,直到梅长苏说出:“我知道你为什么一定要置靖王于死地。因为你害怕他。你害怕靖王,就如同你当年害怕祁王一样。祁王曾经计划要裁撤悬镜司,他认为一个真正的明君,身边根本不需要悬镜司这样的机构存在。所以他建议陛下,朝廷法度应归于统一,将悬镜司并入大理寺,奉明诏行核查之权。当然,他心里所设想的大理寺,也不是现在这乌七八糟的样子。这个建议,被陛下直接扣发了,很少人知道。可是你知道了,你还知道的是,就算祁王那个时候还不能实施他自己的建议,他将来迟早也要实施的。祁王死后,这个危险没有了,你觉得很安心,直到靖王上位。靖王是祁王调教大的,而且他对悬镜司更加没有好感。如果说祁王还曾经考虑过裁撤后如何妥当安置你的问题,那么靖王连这个也不会想的。他不把你五马分尸,已经算是宽大了。对你来说,历代相传传到你手里的悬镜司很重要,因为拥有悬镜司而拥有的那些特权更加重要,但仅仅为了这些你就不顾天下大局去诬害一位贤王,那就是恶魔的行径了。夏江,你是个恶魔,这一点,你自己心里也清楚。”刹那之间仿佛冰河乍破,昔年真相至此全部水落石出了!只为了保住悬镜司,只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就可以下这样的毒手,捏造事实,无中生有,利用自己的徒儿生生伪造出一封书信,诬告名满天下的一代贤王谋反,陷害保境安民的赤焰将帅附逆,将他们全部斩尽杀绝!何其卑鄙!何其残忍!

http://p9.pstatp.com/large/46ec00004c8c97d2d110

看到这里,真想问夏江一句:你利用你的徒儿去陷害祁王和林家,令她痛失所爱,红颜白发,十二年来伤心入骨,这些年来朝夕相对,你心中从来没有一时一刻觉得愧疚难安吗!?

当然,这是笔者个人的想法,只怕在他夏首尊看来,只会觉得天真幼稚,愚蠢可笑!赤焰之案过后,他因为帮助梁帝“排忧解难”,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恩宠和信任,在朝中地位超然,稳如泰山,享受着无上的富贵尊荣,炙手可热,无人能及。每每思及自己人生中这桩最大的手笔,只怕心中还会暗暗得意于自己的精妙安排天衣无缝。如果不是林殊死里逃生,十二年后化身梅长苏重返金陵,这一生夏江都可以一直这么尊荣富贵下去,春风得意,威风到老,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之前说过谢玉、夏江和言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反差!除此之外,谢玉和夏江两个人还有另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伪君子!恰如金庸巨著《笑傲江湖》里那号称“君子剑”,实则是不折不扣天字第一号伪君子的岳不群一般。只是比起谢玉,夏江更加狠辣决绝,无情无义!毕竟谢玉对妻儿还是真心尊重爱护的,虽然利用了谢弼,但本心里并没有故意想要伤害谢弼。可是夏江对妻儿,却几乎全无半点感情。古语有云“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还有自幼同门学艺青梅竹马的师兄妹情分和一个血脉相连的亲生儿子,可是这一切的一切加起来,却全然抵不上璇玑公主一个人,便如言侯所说:“夏兄当年为了红颜知已,老朋友们的劝告一概不听,弃发妻于不顾,使得她携子出走,不知所踪。现在事过多年,心里一直挂念的仍然只是那个儿子,而不是原配结褵的妻子么?我想嫂夫人当时一定是寒心之极……因为自己的一时心善,从掖庭救出亡国为奴的女子,悉心爱护,如姐如母,却没想到这世上竟有以怨报德,全无心肠之人。”

根据言侯所言,夏江当年是死心塌地不顾一切地要跟璇玑公主在一起,结发之妻和独生爱子一概不顾,亲朋好友的劝告阻拦一概不听,全都置之不理,抛到九霄云外,并且在璇玑公主死后多年,除了对于儿子还有那么一丝挂念之外,对于当年抛弃妻子,却是分毫也没有悔改之意。

实事求是地说,当初第一次看到言侯这番话的时候,我脑子里瞬间闪过了四个词:色欲熏心!色迷心窍!色令智昏!色胆包天!虽然…其实……嗯,并不是。昔年旧事线索太少,所以只能大概地推测一二了,当时璇玑公主能令夏江如此一意孤行,已经不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了,而是撞了南墙也依然不回头,那么应该不仅仅只是因为感情,或者说其实他们两个人之间有多少感情真的很难讲。读罢全文,我更倾向于昔年夏江与璇玑公主二人之所以一拍即合,除了有共同的目标之外,大概还是因为两人都发觉对方跟自己其实是同类,一样的野心勃勃,一样的不择手段。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http://p3.pstatp.com/large/46e800058bffc5a4252d

与真小人想比,伪君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加辛苦,因为不得不苦心经营维护人前的君子形象,而将真实的自己小心掩藏起来,就连至亲至爱之人也不能透露分毫。之前与友人讨论过谢玉和夏江都是伪君子这个问题,对此他又补充了一点:“在这个世界上,伪君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笔者好奇,于是追问他所谓“共同的弱点”是什么?他回答说:“共同的弱点就是伪君子们都没有继承人!”笔者一时哑然,然后仔细想想,好像确实如此:岳不群是伪君子,可却偏偏养出了令狐冲这么一个真君子徒弟;谢玉是伪君子,可是却将子女们个个教养得善良出色;夏江是伪君子,可是却将弟子们个个教成了国之栋梁,真真是讽刺啊!

有一个略显荒诞的结论,那就是:夏江这一生简单来说是成也夏冬,败也夏冬。因为一直以来,夏江都是以一副威严正直的君子姿态出现在人前,从小到大教育夏冬的也尽是忠君爱国,大公无私,所以在陷害祁王和林家这件事上,夏江只能利用夏冬,而不能将夏冬变成帮手。无奈留下的这一致命死穴,令夏冬在知道真相之后,机会来临之时,立刻反戈一击,最终令悬镜司就此覆灭,夏江一输到底,一败涂地。对此,只能说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夏江持身不正,持心不纯,最终恶贯满盈,作法自毙,实属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掩卷叹息,宦海沉浮,你争我夺,某一个人的生死成败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转瞬即逝,然而回首望去,还是会忍不住心底生寒,对于权力的渴望到底可以令人疯狂到什么地步?就如夏江,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可到了最后,除了妻离子散,众叛亲离,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又得到了什么?

之前曾经提出过疑问: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世事能够重来,谢玉他,是否会后悔曾经的这一切呢?现在,还想再提一次同样的问题: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世事能够重来,夏江他,是否会后悔曾经的这一切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