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利风景区地名词典之河南省沁龙峡水利风景区
(2018-05-19 16:16:05)
标签:
历史旅游情感收藏杂谈 |
分类: 原创文字 |
河南省沁龙峡水利风景区
景区地名由来
“济源山水好,老伊知之久。常日听人言,今秋入吾手。龙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于大和五年(公元831年)在游历沁河峡谷的著名诗篇,诗名叫做《游枋口悬泉 偶题石上》。沁河上游是侵蚀的高原峡谷,河流斗折蛇行,无数的“U“型” Ω”型大弯,宛若一条巨龙。龙头、龙身、龙爪、龙尾栩栩如生。河南省河口村水库于2017年通过了竣工验收,形成了高峡平湖的壮美景色。根据白居易“沁水龙蛇走”的绝妙诗篇,我们命名为沁龙峡景区。景区先后被评为“济源市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 、“河南省水利科普教育基地”和“河南省水利风景区”。
景区地名沿革
沁龙峡景区,依托河南省河口村水库。
河口村水库工程是河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是国务院部署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是黄河下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库总库容3.17亿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改善河道基流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泄洪洞、溢洪道及引水发电系统等组成。工程概算总投资277467万元。河口村水库前期工程于2008年6月12日开工,2013年10月28日完工;主体工程于2011年4月30日开工,2015年12月底主体工程基本完工,2016年10月已按照初设批准的设计内容建设完成,2017年10月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竣工验收,工程质量优良。
地名基本信息
河南省沁龙峡景区位于济源市克井镇河口村,黄河一级支流沁河干流上,河口村水库属于沁河干流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于2017年10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沁龙峡景区是河南省河口村水库着力打造的集水利科普、水情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拓展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风景区。
沁龙峡景区依托沁河河口村水库,由坝前湖面峡谷、坝顶文化长廊、坝后文化广场与滨河公园组成。总面积6.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94%、水深百米,长度近20公里。属于峡谷水库型水利风景区。
景区景观简介
燕川渡,沁河古渡,历代文人墨客探幽访古、留恋往返,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沁河古栈道,是三国时期上党至洛阳间的交通要道,目前遗存有壁孔、司马懿石像、司马懿钓鱼台、司马懿藏兵洞和石门铭。
愚公渠又名引沁济蟒渠,工程于1965年开工,经10年奋斗,终建成可与林州红旗渠媲美的“人工天河”。
黄龙庙,位于景区内晋豫两省交界处,自古敬奉祭祀沁河黄龙。庙内存古碑数通可辨,其中“荒年碑记”是研究沁河流域洪涝灾害珍贵的文物资料。
景区里还是被光绪皇帝亲笔御赐为“九州巡抚”武辖张宗藩的故里和食疗鼻祖孟诜编纂《补养方》及《食疗本草》的诞生地。
景区是集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和当代愚公移山精神之大成的综合性旅游风景区。
二〇一八年五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