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宿松实验中学杨永刚
宿松实验中学杨永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7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2024-12-21 17:37:30)
分类: 示范引领

 

情与势,文化与时代的互动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设计人:宿松县实验中学新城分校  杨永刚

 

教材分析

    教材将本课划分为“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雕塑”三个子目,显然是照应课文标题的“科技与文化”这两个领域去划分。本课隶属于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最后一课。单元前几课从政治、经济方面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民族交融,北方经济恢复发展、江南地区开发,而这一时期的文化现象与该时代的政治、经济正是互联互动、互为作用的。因此理解文化现象的本质内涵,看到科技文化背后的时代作用力,需要进行单元的整体立意,以单元的视野更全面地认识该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同时作为七上教材的最后一课,不仅在教材编排顺序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内容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在继承秦汉文化的基础上代谢更新,并为隋唐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还处在对历史学习兴趣、历史辩证思维的初步培养阶段。作为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学生具有较强的兴趣。经过前期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阅读教材获取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因此对于掌握该时期科技文化的成就这一课程标准要求,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辅以游戏环节较为轻松愉快地达成要求。但理解该时期的文化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分析文化现象与时代特征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深奥和困难。因此需要选取有效史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从而渗透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1.  总体目标: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

2.  能通过研读《齐民要术》引文、祖冲之《相关史事》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素养目标:史料实证)。

3.  能通过赏析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感受其文化魅力。(素养目标:史料实证)。

4.  能通过阅读史料,思考探究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此阶段时代特征的内在联系。(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教学难点: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史料研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以“大咖”为话题引出抗疫领域 “大咖”钟南山(展示关于钟南山的大咖“S卡”,“S卡”表示超级大咖。)

【过渡】前面在15课学习了两汉时期突出的科技文化成就,今天我们转换时空,来到乱世裂变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延续不断。在这动荡与交融,分裂与趋一的时代背景下,也闪耀着大咖的光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领略大伽的风采。

环节一:历史大咖请就位

(一)教师活动2

介绍环节一的参与规则:全班分为五个小组,每组抽取一张“S卡”,组内自主阅读教材,完善相关历史人物的信息。

(二)教师活动3

请各组代表将制作的“S卡”粘贴在黑板板书的相应位置并介绍相关历史人物,让学生区分清楚人物所处的时期朝代以及各自的领域。

(三)教师活动4

制作交互按钮的PPT,通过交互设计将PPT连接切换到学生所介绍的人物的基础知识。

环节二: “S卡”补充拓展

(一)贾思勰《齐民要术》:

教师活动5 1.补充“齐民”、“要术”的含义。

2.展示材料,设置问题:贾思勰为什么要撰写《齐民要术》?为什么能写成《齐民要术》?

【说明】北方的分裂动荡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关注民生,为人民提供谋生的方法,成为像贾思勰这类有识之士的时代使命。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经济恢复发展,民族交融的加速,生产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传播,为贾思勰总结成书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数学祖冲之:

教师活动6 播放动画视频,介绍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方法过程。

【过渡】祖冲之在继承刘徽采用割圆术的基础上,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于世界近千年,是中化文化的骄傲,一起为祖冲之点赞。

(三)书法王羲之:

教师活动7 展示材料,思考问题 :1.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

2.书写材质的变化与书法艺术发展有什么关系?

学生欣赏王羲之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说说特点,感受书法艺术之美。

【过渡】自古书画不分家,魏晋南北时期书法艺术百花争艳,绘画艺术上也是俊才辈出,最著名的当推东晋的顾恺之。

(四)绘画顾恺之:

教师活动8

1.展示顾恺之《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引导学生赏析其绘画之美。

2.展示宗白华《论<</span>世说新语>和晋人之美》里一段话,小结归纳。

【过渡】正如宗白华先生所总结的,晋人的风度,晋人之美是将情与自然相融合,情与时代变势相融合。北方亦有寄情山水的大伽,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不仅是部考察自然山川河流的地理学著作,同时记录了大量沿途的历史古迹和风土人情,形成了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五)表格归纳

教师活动9PPT展示表格,总结魏晋南北朝科技与文化成就。

【过渡】如此异彩纷呈的科技文化成就折射着当时怎样的时代背景呢?让我们一起解密科技文化成就取得的原因。

环节三: 解密:文化与时代的互动

教师活动10:展示材料,引导小组合作探究该时期科技文化成就取得的原因,即情与势、文化与时代的关系

任务1:根据材料一、二,《齐民要术》成书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任务2材料三反应了东晋文人任情山水、发展审美意识的基础是什么?

任务 3:根据材料四,佛教盛行和出现大量佛教石窟造像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解密原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完成《基础训练》第20

板书设计:

 

 

情与势,文化与时代的互动

Y4(~G8F2FS$T2[~[%G8A21I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