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家长里短 |

1.昨天吃过早饭,和W先生说去市场转转。
国庆节后有一段时间没有去市场买肉,后来买肉时,七八年来一直常买的那家老板说我,你咋这么久没来买过肉,可惜九块钱的猪肉你没吃上。当时买时已经十五元了。
想到去年这老板给加工的香肠很好吃,就想着再去做一点。
到市场上一看,还有一部分后臀肉看着不错,一称有十二斤,正好全买下来做香肠。肉是15元一斤,加工费每斤4元,等于香肠一斤十九元。
很有意思,当年乐同学初一时来市里上学时,我俩几乎不认识猪肉的部位,每次告诉这个老板,要烧或者炖,他就会给切不同部位的肉。询问他烹饪方法,他还会很热情地告知,从来没有笑话过我们。
据观察,每天他的猪肉卖的最快,有时去晚了,排骨和好的肉都已经卖完,只剩收尾工作。
时间长了,就会发现他卖的猪肉看着比较新鲜,人也比较实诚和气,以后就一直在这家买肉,没有换过地方。
有次买了扶贫户的鸡,那骨头真硬,剁时把手伤了,还专门打电话请乐奶奶到家里来帮我收拾。
有次去买肉和老板聊起,他说你咋不拿来我帮你剁好。我想起有次买了鸡,想让旁边老板给剁下,人家死活不给帮忙,另一家给了几块钱,人家很不情愿地给剁了,脸上那意思是不屑于挣你这点小钱。
此后,不管是鸡,还是买的农家的牛羊肉,只要我拿过去,他都很热情,抽空帮我剁好,分袋装好。我发现他也经常帮其他客人做这做那,一点也不厌烦。
由此可见,不管做什么生意,质量第一,人还要活络,善于帮助别人,才会赢得更多的回头客。
和气生财,所言不虚。

2.每到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装香肠。
原来乐奶奶都是自己做,提前把肉切好,用各种调料腌好,然后才开始往肠衣里装。每次装时颇费功夫,要整整一天时间。
只要看到阳台挂起香肠,就意味着寒冬来了,年也就快来了。
昨天阳光明媚,爸出去看老年人们下棋去了,W先生把香肠拿回来,我赶紧一起把香肠挂在晾衣架上,闻着熟悉的香味,心里有一种满足感。
其实我不太爱吃香肠,但到冬天怎么能够不做香肠呢?
过去,每到寒冬腊月,谁家阳台上挂的肉越多,就意味着谁家能过一个富足年。
冬天一来,就像一个天然的大冰库,每到这时,各家阳台上就热闹起来了。挂几串香肠,熏几串腊肉,腌几吊肉,几只鸡,几条鱼,冷冷的小风一吹,这些肉就开始风干,调料原始的味道深深地嵌入到肉里。
那些经历的寒风洗礼,带着家乡的味道的腊肉和香肠,能放很久。每到腊月,总有很多父母给外地的孩子们邮寄,远在他乡的游子,只要闻闻味道,就能够一飨思乡情。
香肠可以蒸来吃,也可以用蒜苗、青椒炒来吃,不管是夹馍还是下米饭,都嚼之有味,口齿生香。
做腊肉最好是五花肉,吃之前,切的薄薄的,透着光,可见薄如蝉翼,肉片蘸点豆腐乳,香而不腻,嚼越有味。
也可以辣椒炒腊肉、蒜苗炒腊肉或者豆豉炒腊肉,腊肉是百搭的,不管什么菜都可以与之搭配,看着是普普通通的食材,却能吃出很不一般的味道。
望着阳台上的香肠,想着乐同学快要放假了,一过元旦,这年也就一天天的近了。

3.昨天四个菜,W先生做了两个,我做了两个。
很有意思,我俩做菜风格大相径庭,虽然都是理科生,但一个朝东,一个朝西,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我很粗放,把菜切好洗好,油在锅里一热,直接下菜,家里有什么调料就放什么调料,熟了就好。
他很精细,切菜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调料一定要齐全,没做过的菜还要把菜谱打印下来,严格按菜谱来做。
他做的菜我不会,我做的家乡菜他不会,也互相学不来,因此做饭要不他一个人在厨房,要不我一个人在厨房,如果家里来人,需要多做几个菜时,往往是我方做罢他又登场,分不清是南方菜还是北方菜,吃饱为止。
昨天妹到家里来,一看就知道哪个是他做的,哪个是我做的,不分哪个好吃,各有千秋。
那天晓荷说,在家吃早餐,和带饭上班一样,是一个成年人最高级的奢侈品。
那如此看来,我家那人就是做奢侈品的,不管做的好坏,只要他在家,早餐都归他,其他餐可以归我或者归他。
他最爱做的就是各种杂粮稀饭,蒸山药、红薯,煎鸡蛋或者煮鸡蛋、鹌鹑蛋,买杂粮馒头和包子。不然就是荷包蛋汤下荞麦面。
我爱做的是豆浆、银耳汤,炖肉汤,白菜、黄瓜、红萝卜等各式蔬菜煎饼,披萨,不然就是牛奶面包煎鸡蛋。
一句话,我爱异想天开,有时可能是黑暗料理,而他比较持重,质量稳定。
我是两个人做的都爱吃,他不爱吃豆浆、银耳汤和蔬菜饼,所以,早餐归他很大程度上缘于他挑剔吧。
因此,在我们家,他是坚持做早餐的人,我是坚持吃早餐的人。
每天他先起来,出门跑步,等他进门时我出门小跑步,等我进门一起进早餐。
冬天的早晨,很寒冷,但我们上班时都是暖暖的,因为吃早饭了。
最主要原因,是我俩都很自律呢,不管早起、跑步,是做饭,还是吃饭。
这一点,值得一夸,毕竟,坚持下来也不容易。
民以食为天,此后经年,拜托了,我的早餐。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