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家长里短 |

作为曾经的一个金融人,我很汗颜,一直没有持有理财方面的任何证书。
W先生曾经说我,你能赚点钱真的是奇迹,除了运气,全在靠天吃饭。
他真的说对了,我曾经经历了2007年10月上证指数的最高点6124点,并且在这个高岗上站了很多年,当然,一点也不孤独,很多人陪着我一起站岗。我们天天看着上证指数起起落落,手里握的基金一直泛绿,直到2015年。
谁说基金不会亏钱,那真的是他没有经历过。

记得07年当时管的金融业务在一夜之间发现储蓄余额不断下滑,什么原因呢,当然要去进行市场调研,这时才发现其他金融机构基金已经卖的如火如荼。作为后来才成为第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我们,当时还没有开办基金业务。
身边突然有人开了辆小轿车,他会骄傲地说买基金挣的。以前有人见面会问你吃了吗,那阵人们一见面就会问你买基金了吗?每个人聊得两眼发光,似乎买到基金就会捧到一个金娃娃。
我们集团通过审批也迅速开通基金业务,一时间每个网点人头攒动,买基金人多的需要排队或者领号(当时各行还没有叫号机,也没有开通手机银行等线上方式)。
记得每当发行新基金时,用户都提前把钱存进来,开通基金帐户,以便在三点收盘前能顺利抢到份额。那种盛况,现在想想都可怕。

当时行业内也开办各类培训班,教柜员们学习为用户进行资产配置,比如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设身处地提醒用户实行投资的组合,把风险降到最低的程度。
比如风险承受力较弱的家庭,可以进行储蓄+理财+货币基金+国债,承受力稍强的家庭可以选择货币基金+国债+混合性基金,承受力较强的家庭可以选国债+混合性基金+股票性基金。
可是在现实操作中发现,大部分人都只看眼前收益,因为缺乏金融投资知识,盲目投资,听别人说哪支好就购买哪支,跟风的结果就是在市场发生调整时出现亏损,有的人挺不住进行赎回,真正地被割了韭菜。
通过多年的沉浮,才体会到,投资忌盲从,要真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投资方案;忌集中,投资要多样化;要果断,善于分析市场,抢抓时机;要有清醒的头脑,对于市场不要追涨杀跌。事实证明,越看到大部分人讨论基金时越不敢盲目进市,当市场跌了每个人都不吭声时,也许就是进场的最好时机。
其实果断最难做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没有投资理财知识,看不懂政策,抓不住市场热点,就做不到果断买入或者果断卖出。短时间能够赚点钱,如果遭遇股灾,炒股真的有可能血本无归。基金等于是专业经理人拿你的钱去进行了投资,比如股票型基金就是股票投资占了60%以上,所以基金虽然不至于亏的血本无归,但多年也解不了被套的局面。

所以W先生经常说,既然你在买基金,就看点书吧。博友中几个好友都很厉害,能够很精准地抓住市场的变化和热点,投资都做的不错,其实他(她)都是在一直坚持学习不辍。
但我现在真的看不进去书,小说还好,一看学习的书就瞌睡,所以我就对正在看书做笔记的W先生说,我就买基金玩玩,赚钱养家的大任就交给你了。今年有的基金收益跑过了股票,所以W先生总说我,这点运气全赖政策红利了。

还是抽出点时间读点书吧,对于读书和理财的关系,忘了谁说的两句话,感觉很有意义,分享一下。
第一句:你挣的每一分钱都是你认知的变现,即使凭运气能挣到钱,但是迟早会以自己的实力亏回去。第二句: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此感谢说这两句话的人!
愿大家共勉,祝您发财!
(图片来自好友紫苏,如果喜欢,请关注我的公众号,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