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胆剑篇》的独白

(2008-10-07 14:54:24)
标签:

杂谈

胆剑篇

独白

曹禺

主题

艺术

吴国

人民

世界

剧情

历史

新诗

林志仪

分类: 文学漫谈

谈《胆剑篇》的独白

林志仪

曹禺的近作《胆剑篇》,有着多方面的成就,就单以其中的独白来看,我也认为足以表征剧的主题思想,具有强大的艺术力量。

显然,作为主题思想的表征物的,就是“胆”和“剑”,也概括在“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这两句话里。“剑”表征吴国的权威和武力,吴国战胜越国,不仅掳去国君勾践,并要继续镇压越国人民。表现在第一幕里,吴王夫差是那么骄横、不可一世,当着越国君民,掣出剑来刺进石崖,说:“谁敢不听吴国号令的,就如同这顽石一样!”然而“越国是镇不住的”,代表越国人民倔强意志的苦成拔下了“镇越宝剑”。这一预伏下的矛盾发展到第四幕的“搜剑”,与“拆城”、“抢牛”等斗争交织在一起,变得更复杂尖锐了。尽管吴兵搜索得很紧迫,几乎连密藏刀剑的兵库就要搜索到,勾践却坚决表示:“这‘镇越宝剑’是不能再换主人的。它在夫差手里,是越国的耻辱”;如果“交出去,就是交出了越国人民的骨气,交出了百姓对寡人的期望”。那么如何解决矛盾呢?作者集中在苦成身上,从拔下“镇越宝剑”,到不惜身殉,以保住兵库更多的刀剑,便充分表现了越国人临难不屈的骨气。就在这当儿,恰切地运用了独白,使苦成的壮烈行动更得到辉耀。

另一方面,围绕着“胆”写了勾践的几段独白。

胆哪,你颜色墨而绿,你不美,你不香,你不性寒,你苦而涩,一看见你,就知道你的气味是多么难以入口……你苦啊,胆!可是你是清心明目的,你叫我们眼亮耳明,看得见希望,听得见一切忠言善语。你苦啊,胆!然而你是退热的,定神的,使人镇定,你叫我不焦躁,不谎张。在敌人面前,深思熟虑,知机观变,要沉静。胆,多么苦啊。但是你能教人胆壮,叫人勇敢,敢于面对一切残暴和不平。胆,你苦啊。但你是驱毒的,除不洁的。你教我们把一切懒惰、苟安的毛病都一起抛却,教我们敢于把这肮脏的世界洗得干干净净。……

“胆”有如此深远的含义,只有处于逆境与人民一道身负家国之痛的人才能领会得到,也才能受到策励,化为“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精神。勾践决心“天天尝它”,是经过了痛自贬责的思想斗争过程的;用独白来表现,却又不能失之单调、冗长、孤立。作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使独白紧密结合剧情。

勾践痉的心情不是孤寂的,因有同仇敌忾人的人民作支持而振奋起来。这时呈现在勾践眼里的环境景物也是新异的:是“月光下,江山如画”,是“睡熟了的村落,一片刚犁过的田野”,从中逶露出了复国的希望,增强了勾践的信心。接着一连用了十三个“我听见”组成的排比句子,予示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初步成果,这些声音,正是表现了越国上下一心积极修武备、兴生产、储国力的发愤图强精神,用独白来直接抒发,可以突破舞台的限制,扩大生活的境界。

独白是用来抒情的,故往往是诗的语言:既要意深、精粹、凝炼,又要音韵协调,节奏鲜明,宜于朗诵。《胆剑篇》的独白还注意到作为历史剧的语言表现,包括对白,都“没有夹杂着我们的新词汇,没有我们的‘干部腔’,不让时代错误的典故、成语滑了出来 。”(茅盾:《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但因为是话剧,却又没有全袭戏曲的语言,因为是历史剧,却又没有把独白写成新诗的格调。

                                                      1962315日发表于《羊城晚报》

 

古成风貌鼠标点击→返回《林志仪文集·散文选》目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