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深度调查雾霾天气第一人——柴静

(2015-03-01 17:42:17)
标签:

杂谈

柴静

《新青年》

央视

东方时空

分类: 人物故事

中国深度调查雾霾天气第一人

——柴静

  

 

柴静,197611日出生在山西临汾,1992年,到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读书,1995年,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1998年,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广播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200111月起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主持人。2003年担任《新闻调查》记者,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揭露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2011年起担任《看见》主持人。2013年出版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2014年从央视离职,2015年初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中文名:柴静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西临汾

出生日期:197611

职业:记者

毕业院校:中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代表作品:《面对面》、《看见》、《24小时》

主要成就:柴静当选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央视09年度“优秀播音员主持人”,2010年度土豆节金镜头奖

籍贯:山西襄汾县

身高/体重:163cm/51kg

人物经历

1992年,16岁的柴静到湖南长沙读大学,1995年毕业时,恰好逢长沙要成立一个新的文艺台,柴静去应聘,考核之后留下了。19951998年,在湖南广播电视总台文艺广播任主持人,主持《夜色温柔》,这成为大学宿舍的必修课;1998年,中国传媒大学进修电视编辑,并在湖南广播电视总台主持《新青年》。

19982001年,湖南广播电视总台卫星频道《新青年》节目主持人;1999年,偶然进入央视《东方时空》。200110月,加盟《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担任主持人;

20034月,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同时也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同年,非典肆虐。她深入到一线,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2006年起推出的《柴静两会观察》11年已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品牌栏目,2008年在新闻1+1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

柴静著作《看见》

2009年,离开《新闻调查》,担任新闻频道《24小时》主播、《面对面》主持人。

2011年将从 33日至18日在新闻频道每晚八点钟的《360度》中继续推出,节目时长约15分钟。8月,邱启明和柴静主持的《看见》周末版重拳出击,打响内容调整的第一炮。5同年,还凸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传播优势,与兄弟电视台联手合作,围绕这一栏目每天的不同主题,全方位链接会外相关新闻事件和资料背景。先后担任新闻频道《东方时空》《24小时》主播、新闻频道《面对面》主持人。2013年柴静出版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引起热议,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

2014年,有媒体爆料称央视著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已从央视低调离职,她本人尚未对离职一事进行回应。据柴静前同事邱启明接受采访时透露,柴静自20137月《看见》停播就有辞职意向,目前已经离开央视。7

个人生活

2013年年初,柴静被爆与摄影师赵嘉结婚,引发众多讨论。此后,柴静渐渐淡出荧屏。《南都娱乐周刊》报道,柴静于201310月底生下了一个女儿,生产的地点是在“美利坚合众国”。根据美国法律,这孩子生下来就是一个美国公民。此事一经曝光便引发舆论的火热讨论8

 

雾霾调查

2015年初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为什么选了雾霾这么一个题材?因为这不是一个计划中的作品,当时因为孩子生病,我辞职后打算用相当的一段时间陪伴她,照顾她,所以谢绝了一切工作邀请。照顾她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加上全社会对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关心,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我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所以就做了这个调查。

这一年我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去了一些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调查了背后的执法困境。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也去了伦敦、洛杉矶这些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想找到一些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

我自己曾经对雾霾无知无觉,现在我对空气有我的爱惜,所以我去找适合我的方式,比如尽量不开车,比如参与公众参与立法研讨会,与扬尘的工地交涉,打环保举报电话12369,要求餐馆安装上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要求加油站维修油气回收装置。我把这些也呈现出来,这些只是能做的一小部分事情。我相信,别人心底有自己的爱惜,有适合自己的实践。

当前《大气防治法》正在修订,我将采访的资料和稿件都发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希望能为法律修订带来一点参照。他们逐字看完,附上建议,返还给我,并打电话表示感谢,说会在修订时考虑相关问题。

我将稿件也发给了正在制订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小组成员,得到的反馈也让我很意外。他们提出的唯一意见是,如果篇幅不限,可以谈得更多。

这次的拍摄费用差不多一百万吧,因为有国内外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费用。钱是我自己投的,国内一些基金会联系过我,愿意资助,但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自己会做成什么样子,又要照顾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就没接受,非常感谢他们。我两年前出过书,用稿费负担的。

部长表态

201531,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他昨晚认真地看了柴静的纪录片,今天一早就给她发短信,对她表示感谢。陈吉宁说,柴静的纪录片从公众健康的角度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值得敬佩。对柴静的报道,用积极和善意的态度来鼓励这种行为。陈吉宁说,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很重要,将认真采纳落实媒体意见。

作品:

2001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2013看见

主持:

1995《夜色温柔》

1998《新青年》

2001《东方时空时空连线》

奖项类型:风云记者

奖项类型:感动中国绿色人物

奖项类型:首都女记协演讲大赛

 

人物评价

柴静,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她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气质优雅,而又锋芒毕露。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她以她的犀利和敏锐、坚定与坚持,最终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非典期间,她曾成功报道“非典”,她本人也因《北京“非典”狙击战》等专题节目,成为著名的“非典前线”女记者。

她矜持冷静,并不多话,亦不善身体表达。镜头里,她只用最清简,真实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声音柔和。素妆出镜时,清简短发,喜欢系围巾,像个清秀的邻家女孩。柴静在媒体上表现出来的形象也让公众相信她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公知女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