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老年公寓的未来
南京苏鼎房地产研究所
九九老人节,黄花分外香。
尽管老人、儿童、尊老、爱幼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话题,但是社会对于幼儿园的偏爱往往压过对老年公寓的关注。中国特有的独身子女制度,独身子女夫妇最多可能要照顾4~8个老人。沉重的生存压力,独身子女难于承受,致使我国老年公寓应运而生,南京老年公寓则是严重供不应求。
所谓老年公寓,有别于传统的敬老院,敬老院是政府民政部门经营的孤寡老人的收容部门,老年公寓则是国营或民营收费的养老居所,以老人之间自助加以配套服务人员、配套设施,满足老年颐养天年的最终目标。
比较理想的老年公寓与幼儿园为邻。
笔者考察过不少老年公寓,有单人间、双人间,都配有独立的卫生间。好的老年公寓除了有公用食堂外,还可以在个人室内配有小型厨房。共同的是集中设有适合老年的健身、娱乐设施与空间。此外,对于老年生病、送终,有一套完整、周到的服务班子,以减少子女的负担。地处偏远地带的,节、假日,有的老年公寓还有专车送老人回家与子女团聚。收费标准不一,南京市内的比较昂贵,镇江、丹徒一带,同样的服务标准,收费则低得多。
老年公寓建房容易、管理难;服务设施是一方面、服务态度更显现老年公寓的品牌。老年公寓主要服务于中等收入的家庭,富人可以自请保姆、司机等等照顾老人,低收入家庭可能负担不起老年公寓的费用。中等收入家庭则可以通过老年公寓这种联合负担的方式,社会化的结果,减少独身子女家庭的负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养老去老年公寓是一个趋势,无论是减少寂寞的“搭伴”、还是维护老年生活的尊严。老年公寓也是一种产业,和地产一样需要品牌。尽管为老年人服务比较麻烦与琐碎,但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公寓既是历史的需要,也是黄昏事业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