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中成药部分有待进一步完善
(2009-08-19 22:44:13)
标签:
基本药品目录中成药商榷杂谈 |
分类: 中医 |
2009年8月18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实施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三个文件。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基本药物具备四个功能: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在中成药部分共包括102种中成药,基本符合文件中对基本药物的界定。但仔细阅读这份目录,也会发现很多问题。
譬如,目录将玉屏风颗粒归入解表剂之扶正解表门类,似有不妥。玉屏风颗粒由三味药组成:黄芪、白术和防风,这首方子的主要作用在于益气固表,多用于素体表虚、容易感冒患者的平时调理,重在预防,若真正是虚人感冒,用玉屏风颗粒可能并不能解决问题。
再如:将消渴丸归入益气养阴门类更为不妥。消渴丸是广州中药一厂的产品,主治消渴病,也就是糖尿病,方中除了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等益气养阴的中药外,尚包含西药格列本脲,也就是优降糖,将消渴丸单纯归入益气养阴门类,容易对普通患者造成误导。
临床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中成药还有很多,有一些没有被收入目录,也让人觉得可惜,如具有补肺益肾作用的百令胶囊。
建议:在充分征求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基础上扩充基本目录的中成药品种,建议在按照中药功效分类的基础上,对于疾病针对性比较强的中成药,可以按照中医或者西医的疾病种类进行分类。
其实,对于中医大夫来讲,最基本使用的药物是中药饮片。这个目录中并未包含,不知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