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鹊华堂主_989
鹊华堂主_98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298
  • 关注人气: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心律失常药分类

(2009-07-13 21:14:07)
标签:

抗心律失常药

分类

杂谈

分类: 西医
    1.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阻断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的钠通道,具有膜稳定作用,降低动作电位0相除极上升速率和幅度,减慢传导速度,延长APD和ERP。对静息膜电位无影响。根据药物对钠通道阻滞作用的不同,又分为三个亚类,即Ⅰa、Ⅰb、Ⅰc。
  (1)Ⅰa类 适度阻滞钠通道,复活时间常数1-10s,以延长ERP最为显著,药物包括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等。
  (2)Ⅰb类 轻度阻滞钠通道,复活时间常数<1s,降低自律性,药物包括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等。
  (3)Ⅰc类 明显阻滞钠通道,复活时间常数>10s,减慢传导性的作用最强。药物包括普罗帕酮、恩卡尼、氟卡尼等。
  2.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β受体阻滞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起搏电流、钠电流和L-型钙电流增加,表现为减慢4相舒张期除极速率而降低自律性,降低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而减慢传导性。药物包括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3.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抑制多种钾电流,药物包括胺碘酮、索他洛尔、溴苄铵、依布替利和多非替利等。
  4.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钙通道阻滞药,包括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